“零抢跑”对运动员的心理影响与调适对策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jj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影响田径运动员比赛发挥的客观心理因素
  (一) 规则的修改对运动员所产生的心理影响
  随着新规则的执行,运动员或多或少的在心理上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竞赛心态,在新规则下起跑的准确性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运动员放平心态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就行了,结果反而会更好;(2)对运动员自信提出新的挑战,在新规则下只要有运动员起跑犯规就会被罚下,特别是在短跑这种高强度,高紧张度的运动项目中,如果运动员没能有良好的自信心做支撑,恐怕也很难取得优异的成绩;(3)对起跑动作的理解和掌握直接决定运动员的竞赛水平的发挥。
  (二) 裁判对运动员带来的影响
  比赛过程中的裁判员是比赛的监督者,执法者裁判员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心理节奏,特别是在执行新规则的要求下,就会使运动员有可能对裁判产生恐惧心理,使他们很注意裁判员的一举一动,甚至由于过度紧张而听不到裁判员的口令,这就会给运动员的心理及技术的发挥产生影响。
  (三)现场观众对运动员产生的影响
  在比赛时,现场一些运动员的粉丝以及与运动员有特殊关系的人观看,可能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特殊的刺激气氛,从而引起一些紧张情绪。特别是出现运动员第一次被罚下时,会在观众中产生一些波动情绪,进而会给运动员产生很大的心理影响。
  (四)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分析
  高水平竞技运动发展到今天,运动员之间技术、体能的差距已日渐缩小,得失往往取决于心理能力的高低。研究证明: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可能没有心理压力,55%的运动员都会受到比赛压力的影响,并产生不利于夺取好成绩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二、 调适的对策
  (一)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是在与比赛条件相识情况下进行心理训练的一种方式。通常有两种模拟方式,一种是依据现今田径规则进行实战,实景模拟;另一种是利用语言、图片、录像、电影等表象的景象模拟。
  (二)生物反馈训练
  借助现代化的仪器把生理信息传递给运动员,使其反复练习学会调节自己的生理机能。在运动员起跑时。会产生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紧张情绪,仪器显示出各种视听信号并传递给运动员,进而使运动员进行调节。
  (三)呼吸调节训练
  在即将开始比赛时或有运动员被罚下时,可采用呼吸调节法进行调节,用鼻子呼吸,吸气要均匀,要吸足,要缓慢。屏气要自然,呼气时要慢慢地自然地流出,要尽量地把气排尽。
  (四)有意识的听枪声
  查阅大量的资料得知,有意识于起跑瞬间时的技术动作上听枪声起跑练习,能提高运动中肌肉效应器传导兴奋的速度,缩短了反射时,增大了肌肉预张力,使肌肉提前进入“工作状态”,缩短了完成起跑技术动作的时间。相反,如果是集中注意力听枪声练习,它就没有前者的练习效果好,所以有意识听枪声练习有利于提高起跑的反应速度。
  (五)赛前过度兴奋的调控
  加强模拟比赛训练,使运动员在任何场合或出现任何情况时,都能冷静对待,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能够面对现实,客观地评价自己。使运动员养成不因为一时的失败或成功而改变自己的心态,始终以正确的比赛动机,根据具体情况与教练员指定的适当目标,正确对待比赛。对于出现赛前过度兴奋可采取转移注意力,安慰疗法,放松训练,催眠练习来逐渐缓解。
  (六)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分为具体情绪的调节、唤醒水平的调节、情绪成分的调节等。情绪调节的方法:认知训练法、模拟训练法、表象重现法、表情调节法、活动调节法、呼吸调节法、注意调节法、暗示调节法、音乐调节法、激励调节法、思维阻断法、 松弛训练法。
  三、 结论
  田径训练和比赛是十分枯燥和十分艰苦的,首先要培养运动员自觉吃苦的精神及顽强刻苦的训练作风和比赛风格。
  1.培养运动员克服外界困难的意志品质。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不同的场地中,要求运动员达到某一要求。当达到目的时,运动员就会产生战胜困难的自豪感,这时应用语言加以强化。
  2 .培养运动员克服内在困难的意志品质,要求运动员克服和战胜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困难。
  
  【参考文献】
  [1]刘涛.浅析田径竞赛规则的演变趋势[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9(5):108-110.
  [2]王宝珠.当今世界田径格局的地域性特征[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6(2):45-46.
  [3]邹继香.世界田径运动竞技实力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9):56-60.
  [4]中国田径官方网站.
其他文献
一门课程要获得成功,“在学中找乐、在乐中提高”是最高境界。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且也是当今体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大家一起探索。  一、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造一
一、前言  一直以来,跳远助跑的准确性经常困扰着许多跳远运动员,能否准确地踏上跳板,直接决定了跳远成绩和比赛胜负。据统计,世界高水平跳远运动员比赛的助跑成功率为75%左右。助跑速度和节奏直接影响了跳远的成绩,许多运动员为了能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成绩,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提高助跑速度和进行有力踏跳上,这可能是导致运动员在比赛中犯规过多的原因之一。但是要想在跳远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除了运动员本身具有的实力
日月、星辰、云彩虚幻、飘无,但却是地面之上、天地之间不可或缺的装饰元素,有了它们的点缀,无际的天空并不空虚、无味。太阳率领蔚蓝的天空、变幻的云彩,月亮带领众星辰各自主持各自的节目,各自有各自的精彩。其笼罩之下的人们也会因心情的变化而体会到每天起起落落的不同。只是因为空间、因为触摸不到的形态。  我们的生活中布满了形状、形态,而位于形状和形态之间的就是空间。  形状  “形状”(Shape)一般是指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中、初级专门人才的基地,体育课程除需要在满足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原则外,还要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面对中职学校“职业”性的特点,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基础,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成为体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一、培养中职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必要性  1999年6月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