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势中的欧债危机与中欧关系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xz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拖累,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低速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引发国际格局多极化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欧元能否摆脱危机仍是欧洲的一个最不确定因素。但应相信欧洲有能力和有智慧逐步解决欧债危机问题。中欧关系在经历曲折之后总体向好的方向发展,中欧全方位多领域的对话与交流平台正在走向机制化。
  世界进入冷战后
  最为动荡的时期
  2008年源自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2011年欧盟又爆发债务危机,国际形势进入冷战结束以来最为动荡的时期。各大国都在高速建立自己的国际战略。
  一、世界经济危机影响深远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停滞了危机前世界经济连续七年的快速发展,而且演变为战后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西方国家产生三十多年来最为严重的社会动荡。这场危机引发了人们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现行发展模式,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模式的质疑,以及对变革旧的不合理和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讨论。当然危机也促进了世界经济大格局的变动,使得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上升。由于危机面前没有一个大国可以独善其身,因此危机也成为大国之间,特别是发达国家同新兴大国之间开展密切经济合作的动力和契机。
  二、国际格局多极化内涵发生深刻变化
  多极化是两极格局结束后中国对国际形势和格局的准确判断,并由此确定了中国与其他大国的战略互动关系,即多边主义。美国宣扬的“无极主义”和“单极主义”是站不住脚的。美国目的十分明显,就是为实施“单极独霸”提供理论支持。欧盟、俄罗斯和广大发展中国家都认同“多极主义”。“多极”最早指美、欧、俄、日、中这“五极”。邓小平也赞同这一说法。20年过去了,“多极化”内涵已发生很深刻的变化,早已不是“五极”所能涵盖。美国实力相对衰落,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正在改变世界经济结构。
  有的学者以上述“五极”发生变化为出发点,提出“多极化停滞”的论点,认为“‘多极化’的历史使命已接近尾声,其进程陷入停滞”,提出“世界趋向‘G2’化”和“两超多强”说,“两超”指美国与中国。宣扬“中美G2化”和“中美两超论”对中国国际战略有害无益,会引起欧俄日和新兴大国对中国的猜忌,也会引起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反感,造成中国在国际上的孤立之势。中国学者对此应有科学和清楚的认识。西方学者从中美“两极论”出发,鼓吹中美“新冷战”和“新军备竞赛”,中国切勿上当。
  国际格局多极化的发展变化促使国际权力结构发生变动。当今的国际权力结构正在由以发达国家的一个中心,向多中心转移,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也正向政治力量演化。国际权力结构逐渐同国际格局多极化相适应。原有的国际权力结构已经动摇,新的相对平衡尚未形成,势必造成两种结果:一是权力结构走向相对均衡,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二是新旧交替时期,必然产生一定程度的混乱,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互不适应和互不信任,矛盾与摩擦随之增加。大国关系处于敏感的战略调适期,原来处于中心位置的发达国家,不情愿失去“一个中心”主导世界的地位。而新兴国家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也有一个磨合的过程。
  三、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显现
  近20年来,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世界经济得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但是,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面性,近五年来,其负面影响越来越显著地表现出来。
  首先,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私利,不惜牺牲发展中国家利益,西方财团控制的跨国公司肆意在发展中国家扩张,捞取高额利润和财富。其次,西方国家凭借经济实力和“软实力”的优势,利用经济全球化,竭力推行西方价值观和新自由主义,造成一些地区局势动荡。第三,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向全球扩散,经济全球化对危机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利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转嫁危机。西方还利用经济全球化推行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和西方价值观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导致现在全球有一个十分特殊现象,一方面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增加,而另一方面许多国家民族意识、主权意识反而明显加强。民族和主权意识增加同经济相互依存逆向而动。
  四、美国实施“巧实力”战略
  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国际战略的改变必然会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世界局势动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是主因。奥巴马以“变革”口号上台执政,对小布什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政策进行调整,提出“巧实力”战略。实际上,美国只是改变手法和策略而已,其奉行的全球战略并未改变,也未“退缩”。美国依仗硬实力,现在特别使用“软实力”在全世界扩张。美国民主党智囊、“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认为,美国提出“软实力”不是削弱霸权,而是加强霸权。美国一直强调要继续“领导世界”,所谓“领导”即“霸权”的代名词。
  美国实施的“新霸權主义”是经济霸权、政治霸权、军事霸权和文化霸权综合运用,对外则是“巧实力”外交。美国新霸权主义有以下特点:一是美元特权。美元成了驾凌于所有货币之上的国际货币,美国可以“自由”印刷美元,并用美元来转嫁危机。二是美国和西方战后制定的不平等、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以美国确定的“规则”主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实际上控制了全球的金融体系。三是在全球推行“自由化”,搞“颜色革命”,发动伊拉克战争,试图以伊拉克为样板,推广“大中东自由化”。利用“阿拉伯之春”,引导这一地区走向美国价值观的“自由化”。四是对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推行“新自由主义”。五是利用“巧实力”战略,改善同盟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实现其称霸野心。
  欧债危机的前景与成因
  一、准确判断欧债危机和欧洲克服危机的能力
  欧债危机的发生,显然放缓了全球经济的增长。联合国发布的《2012年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说,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从2011年的2.8%下滑至2.6%,远低于年前预测的3.6%。报告预计2012年欧盟经济增长率仅0.7%,远低于2011年的1.6%。据欧盟统计,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3%。新兴经济体也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的拖累。报告预计,2012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将增长5.6%,明显低于2010年的7.5%和2011年的6.0%。报告说,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分别降至8.7%和8.5%。   对欧债危机前景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欧元区国家一个接一个地跌入债务危机,欧元解体的话题似乎不再是空想。一旦欧元解体,在当前金融衍生品极丰富的背景下,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局势的不稳定性叠加,促使投机和套利活跃,加之激烈的心理恐慌,形势堪忧。欧债危机并没有随着欧盟接连出招相救而消解。进入2012年,当欧元成员国有集中的债务要偿还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可能会重新爆发。因而欧元乃至欧盟能否摆脱解体的危险,成为欧洲乃至世界一个最不确定的发展进程。另一种意见认为,欧债危机虽然严重,但欧盟应对危机没有偏离正确的轨道。首先欧盟开始关注长期的救助机制,即欧洲稳定机制(ESM),开始从整体救助和欧盟制度改革上寻救解救之道。其次,欧盟出台了欧元区财政联盟的决定。第三,在援助希腊的同时建立了欧洲金融穩定基金,基金规模为1万亿欧元,并将银行持有的希腊主权债务减值50%。虽然从做出决定到实施还存在许多问题,也还不能解决欧盟的财政体制与货币体系分离的根本问题,但应该相信欧洲有能力和有智慧来逐步缓解欧债危机问题。欧元区国家也在探索中国等新兴国家投资欧洲国债的可能性。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复杂成因
  形成欧债危机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内因也有外因。首先是1999年欧元区建立时就扩展过快过大,“先天不足”。欧元区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造成“隐患”,欧元区国家又没有及时而迅速地跟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经济核心竞争力趋于下降,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速放缓。同时,欧盟国家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很大。内因的核心问题是体制设计问题,即财政体制与货币体系的分离。欧元区国家有统一的货币和货币政策,但各国财政政策各不相同。这种财政与货币分离的结果使欧元区一些国家的债务不断累积,无法运用传统的本币贬值降息来应对,只能通过财政紧缩来缓解困境。但财政紧缩又影响经济增长,使得偿债能力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美国也有债务危机,但可以通过美元贬值和降息来缓解。这就是美国债务危机同欧债危机的不同之处。
  有一种观点认为,欧债危机的主要原因是“高消费、高福利”的“福利国家”政策造成的。这是不全面的。“高消费、高福利”政策确实是欧债危机原因之一,但不是主因。欧债危机的深层原因在于资本主义金融无限扩张的“新自由主义”造成的恶果。“新自由主义”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即里根—撒切尔主义,带来了美国和英国的经济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推广到欧盟主要国家,以金融自由化为其特点。20世纪90年代,美欧加快金融自由化和解除监管的步伐。21世纪前十年,“金融创新”发展到极致。所谓“金融创新”就是资本从实体经济转移到金融资本虚拟产品,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和金融业“虚拟化”。国际垄断资本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业“虚拟化”在全球进行金融投机和扩张。
  从外因来说,欧债危机是美国推行经济和金融霸权的结果。近20年来,美国竭力向欧洲推行美式“新自由主义”,改变欧洲原有的社会民主主义核心内容,欧盟国家的金融体系逐步而深度地融入美国主导的全球虚拟资本体系。金融投机和恶意炒作是欧债危机外因中的主因。对冲基金进入欧洲,美国高盛公司等金融大鳄在欧洲大肆投机,获取巨额利润,并且搅乱了欧洲金融市场。当年希腊想加入欧元区,但达不到欧元区成员国的关键标准,高盛公司出手为希腊做假账,以“货币掉期交易”方式蒙混过关加入欧元区,从而埋下祸根。美欧既是盟友又是竞争对手。1999年欧元诞生之后日渐坚挺,而美元则大幅下滑。为争夺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美国一直要打压欧元,不断提出“欧元崩溃论”。欧债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媒体连同拒绝加入欧元的英国媒体,不断宣扬“欧元崩溃”和“欧盟解体”的言论,打击对欧元的信心。美国标准普尔、惠誉和穆迪三大评级机构对欧债危机故意夸大危机状况,制造混乱。美国官员对中国官员说,中国不要去救援欧洲。美国打压欧元,使国际投资资本对欧盟丧失信心,转而将大量资本投向美国。
  大动荡、大变革
  国际局势中的中欧关系
  中欧关系如同中国同其他大国关系一样,总会经历一些曲折,但是总的趋势是向好的方向发展。冷战之后,中国对国际格局的分析是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从这一基本观察出发,中国奉行多极主义,认为欧洲是多极中的十分重要一极,而且欧洲也基本赞同多极主义。这是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认识基础。
  在战略层面来说,中欧没有地缘政治的直接冲突,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中国一向支持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欧洲已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和出口市场,也是中国吸收外贸的主要来源之一和引进技术的主要来源地。欧洲看好中国的巨大市场和投资场所,通过扩大经济贸易合作获取实在的经济利益。欧洲也看好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愿意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同中国进行对话与合作。
  欧债危机对中欧关系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欧债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向欧方发出了“共度时艰”的信号,表示“支持欧元”,增强了欧洲渡过危机的信心。欧债危机的解决主要靠欧洲自己,同时欧盟也表示欢迎外来援助。中国已表示以自己方式来帮助欧洲缓解欧债危机。
  在美国改变“单边主义”实施“巧实力”战略之后,美欧关系得到了改善,特别表现在当前中东北非等热点问题上。但美欧关系的改善不会给中欧关系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观察近年来中欧关系,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近年来欧盟国家对华合作的需求明显上升,中欧合作关系更加重视务实合作。但同时,欧洲对华政策仍有两面性。一方面认为可从中国发展中得到好处;另一面又认为中国发展会对欧洲传统发展模式和西方价值观形成挑战。但从中国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日益成为欧洲的主流观点。第二,进一步加强对话沟通,妥善处理分歧,增进战略互信。中国“十二五”规划和“欧洲2020战略”在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方面相似,这是中欧战略关系的基础。中欧存在各方面的矛盾和分歧是正常的。中欧双方都认识到把握战略机遇的重要性,正确看待彼此差异,妥善处理分歧,坚持平等互信、互利共赢的原则。第三,扩大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与学习,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在加强中欧峰会实质内容的同时,在外交、政党、议会和经贸、投资、科技、文化等各方面交流全面发展。在中欧战略合作全面深化面临新机遇的历史时期,中欧战略合作与发展论坛、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都是中欧战略性沟通与合作的重要平台。这些各领域全方位的对话与交流平台将会进一步增强中欧双方的战略互信。
  (作者系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娟娟)
其他文献
一季度,世界政党形势跌宕起伏,乱象丛生。突尼斯“街头政治”引爆中东北非地区动荡因子,多数国家产生“连锁反应”。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多国执政党在地方选举中付出败选代价。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积极谋划发展战略,致力于调整创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选举平稳有序,许多大党老党继续主导国家政治;一些国家党派竞争趋于理性,有望实现“由乱到治”。  一、中东北非地区部分国家执政党和当局遭遇“街头政治”冲击,丧失
大白菜性喜冷凉,主要栽培于温带地区,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多种植在冷凉的高山地带或者在冷凉的季节种植。大白菜生长所要求的最适温度不高(生长期为18-20℃,结球期为15-18℃),对炎热
众所周知,Bernoulli方程dx/dy= P(x)y + Q(x)y'(n ≠ 0,1) (1)是可用初等积分法求解的一类非线性方程,其解法是用函数变换z=yl-n,则方程(1)就化为关于未知函数z的一阶性
进入秋冬季节,天气由凉转冷,露地蔬菜种植品种与面积渐少,害虫发生种类与数量也一天天减少,害虫防治步入淡季.武汉地区秋冬季节在园蔬菜品种主要有菠菜、红菜薹、洋葱、大蒜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寒”尚未完全消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的“苦夏”正如火如荼,但加强合作、共谋发展、以改革促稳定已成为国际社会各方共识。正是在这样
实例说明关于外测度极限定理的个别证明存在不妥之处,而由外测度基本性质及其它可补证该定理.
通过教育实习一方面提升了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另一面也反映出美术学专业发展的状况。本文正是从教育实习的角度出发,阐述如何更好地建立地方师院美术学基础专业学科,提出可行
什么是“实践智慧”(phronesis),通俗地说,就是不受“本本”约束,不按“经验”办事,依据变化的形势,遵循责任伦理原则,引导人们行为时把正义、智慧和适当性统一起来的知识。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本文旨在从该教学法的形成理论基础和实施模式出发,探讨将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出现深刻复杂变化,拉丁美洲左翼政治得到迅速发展。1998年查韦斯当选委内瑞拉总统,标志着拉美左翼力量新阶段的开始。[1]莫拉莱斯、科雷亚分别在玻利维亚、厄瓜多尔执政后,激进左翼政权的执政版图进一步扩展。近年来,激进左翼政权在自身建设与巩固进程艰难前行的同时,与美国保持紧张并不时起伏的双边关系引起世人广泛关注,特别是委内瑞拉政变、哥伦比亚与厄瓜多尔边境冲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