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z741335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健康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实验版中有许多这样的可供利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六类:勤奋向上的教育、谦虚谨慎的教育、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教育、增强意志力的教育、心理承受力的教育、正确人生观的教育。
  【关键词】:心理;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高中学生心理正处于由稚嫩到成熟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更需要对他们及时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实验版中有许多这样的可供利用的因素。将其归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勤奋向上的教育。《墨池记》中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而后世之人莫能及也”,《送东阳马生序》中“我”“执经叩问,行深山巨谷中,不嗜衣饰豪华”终有所为以及荀子的《劝学》一文,都是劝勉大家要勤奋学习、锲而不舍,以量变求质变的。
  二、谦虚谨慎的教育。《伶官传》中指出“满招损,谦受益”,提倡谦虚的精神;《石钟山记》中作者考察了石钟山山名的由来,这种谨慎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教育。当今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那么如何面对新事物呢?是像《断魂枪》中的沙子龙不肯传艺,只在回忆中生活呢?还是像《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那样,战战兢兢,怕出乱子,顽固地维护旧事物呢?或是像《宽容序言》中所说的那样对新事物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呢?
  四、增强意志力的教育。古人登山“入之愈深,见之愈奇”,他们乘风雪,登滑石,攀高峰,终于领略了雪中泰山之趣味。这些都启示我们:拥有非凡的意志力、坚定的信心,就有可能收获到更多更好的麦穗。
  五、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历史上,伟大诗人屈原数次被陷害、罢官、放逐,但他仍旧不改初衷,提倡“美政”;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司馬迁在受腐刑之后完成的;《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十八次面临危险境遇,仍矢志不移……这些都是直面惨淡人生的范例。
  六、正确人生观的教育。《项链》中玛提尔德的人生观是不可取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的态度才是正确的。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渗透,使之“润物细无声”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呢?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一些方法:
  1、背景分析法。了解背景材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创作动机、创作中的艰辛,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思想的理解。许多名篇巨著往往是“不平则鸣”、“忧愤”的产物。“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写出这段名言的作者司马迁学习了前辈们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态度,创作了《史记》,这是一部令史学界和文学界都震惊的奇书。可是其创作过程异常艰难,许多学生都想象不到。
  这时,教师可用饱含感情的语调介绍他的由来:当年,司马迁接受父亲遗愿,经过几十年精心准备,专注于创作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受腐刑,打入大狱。面对如此奇耻大辱,司马迁忍受着身体的折磨、心灵的考验,坚强地活了下来,完成了《史记》。一部《史记》既是司马迁心血的结晶,也是一部面对挫折的抗争史的见证。很多学生听了这些之后,对司马迁肃然起敬,他们的心灵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2、拓展法。主要是讲清文意,以此为中心,进行拓展。这主要是针对文言文而言。只有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以此为辐射点进行联想。如:《伶官传序》中论述了人事的作用,所谓的人事就是人的主观努力。文中指出“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其意都是说要谦虚谨慎,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3、比较法。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既可以在同类课文中比较,也可在不同课文中比较;既可以比较相同处,也可以比较不同处。《送东阳马生序》中可比较“我”与“诸生”学习条件和学习结果的不同,让学生明白勤奋的重要性。将《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和《断魂枪》中的沙子龙比较,学生很快就发现他们实际上是一种人:在新事物面前固步自封、胆小怕事。沙子龙还有点慨叹自己的武艺过时,别里科夫则一味维护旧事物。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要适应时代发展,尽快接受新事物。轻松的比较中,学生的心理逐渐走向了成熟。
  4、辩证分析法。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辩证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较为客观地评价周围的人和事。在讲授《项链》时,对于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学生最初形成了两种极端化思想:一种认为她无可厚非,另一种认为她太不值得了。在同学们的争论中,我引导大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评论她。经过一番讨论,同学们在某些方面达成了共识:可以理解她的虚荣心,毕竟人往高处走,但她那种人生来就是享乐的观点是不对的,人生还应有更崇高的追求;肯定了她靠自己诚实的劳动偿还债务的能力,认识到了她在面对不幸时性格坚强果断的一面。
  这样,学生不仅更深刻地认识了玛蒂尔德这个人,而且也领悟到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享乐,明白了要通过正当手段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境遇。高中语文教材中提供了这样的材料,教育工作者应该合理地利用这些因素,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为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而努力。
  总之,健康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实验版中有许多这样的可供利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六类:勤奋向上的教育、谦虚谨慎的教育、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教育、增强意志力的教育、心理承受力的教育、正确人生观的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小学教育的成败,而且大大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深入研究如何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老师在
【摘要】: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有用的地理”,遵循这一理念。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地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  一、“情感”因素在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  初中地理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拘泥于教材,强调地理事实的记忆和地理思维的严谨,缺乏生动活泼的地理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造性人才,相关教育部门实行了新课改。在这样的情况下,物理教师就应该对新课改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素质,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新课改的制定是为了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它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学习的多样性,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教师
内容摘要:所谓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学习效果的能力。当前高中学生数学资质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高中素质教育关键的一个方面,本文通过对《学习能力阶梯与高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对应表》的构建分五级来创造性的进行解释和说明。并提出了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里明确规定:“学生的数学学习活
摘要:高中物理是整个高中课程的重要学科,而概念的学习则是物理知识学习的基础。由于物理概念大多都较枯燥,缺乏趣味性,这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学习中,概念的了解和掌握是物理学习过程的有效途径。若能掌握好物理概念,那么物理其他知识的学习将会易于理解,从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首先分析了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然后阐述了目前我国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望能提
摘要: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及结果。语文课堂上,如果用游戏的方法,提前确定目标,培养学生自信,采取有效手段,将与生俱来的无意注意与后天发展的有意注意结合起来,将会帮助学生的注意力发展,不仅仅提高语文的课堂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重点词:注意;有意注意;课堂教学;游戏;目标;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623.2  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会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