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的生活化尝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g139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教材内容生活化、创设生活化问题、课堂练习和作业生活化、进行生活化学习指导,以及模拟生活场景等五个方面,对如何进行初中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教学分别作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生活化 教学水平
  数学学科是一门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学科,不仅可以处理专业性的数学问题,而且因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对于处理生活问题也有重要帮助,初中数学知识也是如此。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利于学生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反之,如果从生活出发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因能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将利于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教材内容生活化
  数学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依据,对学生数学知识的习得具有直接作用,如果将教材的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则不仅可以保证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数学问题,且能够通过知识的生活化转换,促进学生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在平时进行教材内容的讲授时,注意适当地融入一些与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相关的内容。如在讲解不同几何形体知识时,可以借助生活中具有这些形体的物体让学生通过空间想象,更好地理解几何体的构造,并在具体的几何体相关的题目中,通过联系教师课堂上例证使用的几何体,增强空间感,以更好地进行题目的解答。另外,在讲解方程式时,可让学生与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交通运输问题、资源保护问题,或者日常在超市购物这种更为生活化的问题进行结合,并使这些方面的知识通过一定的转换,将其汇总为方程式的形式,加深对方程式相关问题的理解。总之,数学知识实际上归根结底是从生活中总结形成的更高层次的抽象化知识,如果让其回归生活,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予以具体化,则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解题,以及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创设生活化问题
  数学教学中应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数学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可以使问题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系,以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比如,可设置如下题目:地震发生后,大家纷纷向灾区捐款捐物,其中向某所中学捐助了书籍3280本,学习用品5500件,现用甲、乙两种小型的货车分别将捐助物品运往灾区,如果甲车每次可运输书籍280本,学习用品500件,乙车每次可运输书籍200本,学习用品650件,则有多少种安排甲、乙两种运输车的可行方案呢?这样的与学生的生活常识联系密切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探究问题,并尽量寻求问题的多种答案,不仅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问题中,提升数学学习效率,且因同时将问题设置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能更好地锻炼学生联系实际多方求解的能力。
  三、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设置贴近生活
  首先,由于数学知识一般较为抽象,尤其是在学生接触到一个较为陌生的知识领域时,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立即适应,并准确理解数学理论。如果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配合一定的简单练习,通过让学生在具体化的题目解答中熟悉数学理论,并加深理解,则将对课堂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而练习的设置不应盲目进行,使得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更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富有生活化的题目无疑是最佳练习方式。将与数学理论相关的生活知识予以问题化,以练习的形式让学生解答,学生将可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氛围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并在问题解决后,深化对数学理论的认识。其次,数学作业的布置应同样生活化,将数学问题进行生活化处理后,为学生布置作业;或者直接就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以让数学教学进一步贴近生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学生生活化学习数学的指导
  要想真正让数学教学不断生活化,教师除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外,还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生活化数学思维意识的培养,只有使得日常具体教学活动中的生活化题目,经过学生的多次练习后,能再通过学生的消化吸收,将这种解题方式进行理论化,使其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一种生活化处理数学问题的自觉意识,才能真正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大幅提升。教师应在让学生进行生活化解题后,不断自我总结和积累经验,并能在今后的数学题目中,学会触类旁通,自觉地使用生活化思维方式进行解答。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将自己在数学问题中的生活化处理经验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题目中进行自我检验,以让学生能正确理解教师传授的经验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理论经验,用于今后数学问题的处理中。
  五、在模拟实际生活场景中促进数学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应响应这种新的教学方式,采用多种灵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将课堂进行生活化处理,让学生在置身于生活环境的感觉中进行更亲切的学习,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将大有裨益。数学课堂经常挪移到教室之外不太现实,但可以在课堂上设置生活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可设置学生进行超市购物的具体场景,让学生进行各种数学运算和思考;还可借助多媒体展开虚拟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直观的生活化场景中,更好地理解问题和解答问题。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不断将课堂形式进行生活化处理,让旧有的封闭式课堂进入开放的生活环境模拟场景中,在更亲切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提升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语: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进行生活化教学尝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促进数学学科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应通过教材内容生活化,创设生活化问题,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设置贴近生活,加强学生生活化学习数学的指导,以及在模拟实际生活场景中促进数学生活化等途径,不断促进初中数学课堂的生活化,以最终促进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范丽娟.初中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尝试[J]
  [2]付玉勤.对初中数学生活化的一些尝试[J]
  [3]吕金凤.浅议初中数学生活化[J]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热毒清滴眼液在兔角膜上皮细胞和猪肾细胞的抗HSV-1病毒作用及细胞毒性有无差异,论证兔角膜上皮细胞用于热毒清滴眼液体外药效和安全性评价的可行性。  方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追求“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数学课堂改革的一大亮点,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有用的数学”,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然而,表面上的“热闹”是否真正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丰富内涵与精髓?  情境问题创设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同时包含丰富的数学内容和思想,适当的探究空间。通过反复比较和思考,我们确定通过《打折销售》来进行探究。  教学案例:
期刊
目的:  研究人参皂甙Rb1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脏HSP70(heat shock protein,HSP)表达以及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采用缺血再灌注法制作应激模型。56只SD(Spragu
教学模式一  1.1回顾梳理。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绘制的遗忘曲线,学生对知识的遗忘遵从先快后慢的规律,有效的回忆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延缓知识的遗忘。教师要采用不同的形式,整理阶段的基础知识,使内容条理化、清晰化地呈现在同学的面前,从而完成由厚到薄的过程,对重难点和关键点,进行重点的、有针对性的讲解。配以适当的练习,提高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深刻性和准确性的理解掌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