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之我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5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由于农村小学教学条件相对较差,在师资配备上重点倾向于语数及艺体教师上,而对于科学、品德这些学科专职教师几乎为零,教师授课也主要体现在应试上,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临时抱佛脚等现象较为普遍。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从而达到课改的目的呢?笔者也是一名兼职几门学科的普通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本课程的重要性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结合实际,让品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喜迎院士到田头》一课时,先播放VCD多媒体课件,做“科技兴农5分鐘新闻发布会”,对学生进行农业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的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激情导行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
  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3、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总之,《品德与社会》的授课在农村目前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这些不足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教学理念上追求主体性、开放性、综合性和活动性;教学过程体现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变革,重视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和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等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那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目的和要求就一定能达到。
其他文献
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特性、解决问题的多样性,鼓励学生探索问题,大胆猜想,勇于创新,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使他们拥有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应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新问题。创造性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没有一定的思考方向,可以突破原有的知识结
【关键词】教学理念设置问题提问分析挖掘潜力  一、课例背景  上课的蒋明明老师是一名具有现代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的青年教师,从事数学教学近八年。他崇尚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  执教的班级是众兴实小五(8)班学生。这个班共58名学生,男女生比例15:14,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知识面广。  教学内容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课前,学生只学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而平行四
教学的乐趣在哪里?传道授业解惑也!可是给你们这些差生教学,传道你不懂,授业你不知,解惑你不应,如同在教白痴,叫人绝望,令人气愤! 你们为什么这么笨呢……?别的暂且不说,先看看你们写的字,歪歪扭扭,比刚读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还差!一看就知道这是从一年级开始没有受到最起码的教育的一堆垃圾!再看你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一个个呆若木鸡,字认不了,课文读不通,提问答不上;最后来说你们的作文,这是六年级学生写的吗?连
怎样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形式呢?唯一的答案——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将来才能独立的探究新的科学领域,索取新的知识。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狠抓"预习"这一环工作。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因此最近,我也尝试着用预习的方式上了《用计算器計算》一课。
小委本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成绩较好,但自我约束能力差,经常犯一些小错误。自从迷上网络,他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有一次他把自己想象成网络中的敌人,竟用自己的拳头把自己打得鼻青脸肿。后来竟然发展到“奋不顾身”的地步:半夜网瘾发作,翻墙上网,跳进墙外的粪坑之中,浑身湿淋淋、臭烘烘,但他却若无其事,爬出粪坑,扔掉衣服,在护校河中洗干净,向别人借了一身衣服,又去上网。可以说上网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家长和以
【摘 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多年三级跳远项目训练的实践经验,揭示了制约业余三级跳远运动员水平提高的一些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克服这些制约因素的练习手段。  【关键词】三级跳远 业余 力量 衔接 速度利用率    1.前言  三级跳远是一个技术难度大,动作复杂的跳跃项目,它要求运动员有一个完整技术动作过程,即沿直线连续完成三次跳跃动作(单足跳——
摘要:常微分方程的形成和发展与去多学科密切相关,诸如力学、天文学等。如果想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建立模型。本文重点介绍了常微分方程理论与数学建模结合起来,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常微分方程 数学建模 人口预测  引言  纵观微分方程的发展史,我们发现微分方程与物理、天文学以及日异月新的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牛顿在研究天体力学和机械力学的时候,就利用了微分方程这个工具,从理论上得到
高中物理教师在新课标背景下的现代教学中,既要树立面向学生全面发展未来的新观念,又要主动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还要强调自己所教学科价值的重要性。更要着力教会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思维及创新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务必要在物理教学中,注重物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动手实验,教会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观察能力、创新能力、自主
教学目标:  1、选择父母关爱你的一件事畅所欲言。  2、抓住细节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活动|等),表达真情实感。  3、体会父母的爱,学会关心父母,汇报父母的爱。  教学重难点:  1、抓住细节描写,渲染亲情。  2、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  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渲染亲情  (课件演示)“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记住我爱你。”  师:这是一条不足20字的短信,可正是这条短信感动了中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实施有效备课与有效课堂上的实践中,许多学校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但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迷信习题集,对作业的设计认识不足。其实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如果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