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改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课改如春风一样吹遍了大江南北,带动了音乐教育又一次重大的突破和发展,同时也涌现出不少非常优秀的音乐教师。音乐课改,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有着很多的收获。老师在教学中渗透新课程改革的埋念,获得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学生在学习与参与的过程中找到了无尽的乐趣,但是也有部分老师由于对音乐课改未能真正理解,在教学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剖析、解决。
一、滥用多媒体
滥用多媒体,使音乐老师音乐基本技能逐渐下降,同时也忽略了学生音乐基本技能的学习。多媒体教学只是现代教学的一种手段,能把教学中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抽象的东西直观化,快速省时。多媒体使用无疑能给音乐教学带来很多好处,但它不是教学的主导,教师才是教学的主导,多媒体只能作为辅助音乐教学的一种手段。有些老帅过分崇拜多媒体,甚至把“多媒体教学”看成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仿佛一节音乐课不使用多媒体,不使用课件就不能算是一堂好的课。这种错误的观点会导致教学走人误区,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吴斌老师说的好,“音乐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上好课,而不是做课件”。音乐老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练基本功,研究课题。有好的伴奏和范唱、熟练朴实大方的言行才能把学生吸引过来,才能给学生以美的体验,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们才能学好音乐。
二、重形式创造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教学形式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如让学生创作歌词、编曲、自制器乐等等。
从部分公开课里也有“形式创造”,表面上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其实只是作为教学的一种形式,其教学效果不理想。在观摩《我是一个粉刷匠》这节音乐课时,教师在学会歌曲之后,有一环节是让学生创作歌词。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教师的操作方法我实在不敢恭维。他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填空题,让学生按老师的格式去填写。课是顺利地上完了,学生也按老师的要求填了空。教师将创造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启发学生创造地进行艺术表现,但不要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这样形式上地创作需要改正,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应该相信学生,鼓励学生求异,求新,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敢于创新的思维和敢于创新的能力,也许学生能填出更多更美的词。
三、别忘了教学中的“奏”
一谈到“奏”,我们不难想到几年前谈得最多的“乐器进课堂”。确实,乐器在课堂上的教学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通过学具在课堂上的教学,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习音乐基础知识的兴趣、学生的音乐基础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习音乐基础知识的兴趣也日益高涨。可现在,一下笑声消销声匿迹了。难道正如有些老师说的“那些小玩意老早已经过时了?”不,我认为那是他们没有很好地理解新课标。新课标教学内容提示里讲到“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是十分重要的作用。”课改不是时髦,有了新的,旧的就不要了,只要能促进课堂教学发展的方法和手段,就永远都不会过时。
综上所述,是笔者针对目前课改下音乐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应该主动去学习和理解新课标及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研究探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一、滥用多媒体
滥用多媒体,使音乐老师音乐基本技能逐渐下降,同时也忽略了学生音乐基本技能的学习。多媒体教学只是现代教学的一种手段,能把教学中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抽象的东西直观化,快速省时。多媒体使用无疑能给音乐教学带来很多好处,但它不是教学的主导,教师才是教学的主导,多媒体只能作为辅助音乐教学的一种手段。有些老帅过分崇拜多媒体,甚至把“多媒体教学”看成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仿佛一节音乐课不使用多媒体,不使用课件就不能算是一堂好的课。这种错误的观点会导致教学走人误区,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吴斌老师说的好,“音乐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上好课,而不是做课件”。音乐老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练基本功,研究课题。有好的伴奏和范唱、熟练朴实大方的言行才能把学生吸引过来,才能给学生以美的体验,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们才能学好音乐。
二、重形式创造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教学形式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如让学生创作歌词、编曲、自制器乐等等。
从部分公开课里也有“形式创造”,表面上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其实只是作为教学的一种形式,其教学效果不理想。在观摩《我是一个粉刷匠》这节音乐课时,教师在学会歌曲之后,有一环节是让学生创作歌词。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教师的操作方法我实在不敢恭维。他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填空题,让学生按老师的格式去填写。课是顺利地上完了,学生也按老师的要求填了空。教师将创造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启发学生创造地进行艺术表现,但不要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这样形式上地创作需要改正,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应该相信学生,鼓励学生求异,求新,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敢于创新的思维和敢于创新的能力,也许学生能填出更多更美的词。
三、别忘了教学中的“奏”
一谈到“奏”,我们不难想到几年前谈得最多的“乐器进课堂”。确实,乐器在课堂上的教学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通过学具在课堂上的教学,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习音乐基础知识的兴趣、学生的音乐基础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习音乐基础知识的兴趣也日益高涨。可现在,一下笑声消销声匿迹了。难道正如有些老师说的“那些小玩意老早已经过时了?”不,我认为那是他们没有很好地理解新课标。新课标教学内容提示里讲到“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是十分重要的作用。”课改不是时髦,有了新的,旧的就不要了,只要能促进课堂教学发展的方法和手段,就永远都不会过时。
综上所述,是笔者针对目前课改下音乐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应该主动去学习和理解新课标及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研究探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有特色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