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话语的商业价值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j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翻看十年前的《读书》杂志,读到康正果先生《浮世的炎凉风光》(1995年第11期)一文。文中,作者提到晚明色情文化泛滥的原因时说:“很多学者往往喜欢把淫书的盛行归罪于当时社会的全面腐败。”他认为这夸大了现实生活中的淫风与色情出版物大行其道的因果联系,并认为出版牟利的动机是不可忽视的。
  康先生的讨论主要围绕《金瓶梅》展开,而我由此却想到了民国时期的性文化兴起问题。民国时期,有关性问题的著作大量涌现,形成了一种“性话语”。
  根据《民国时期总书目》“自然科学·医药卫生”、“社会科学(总类部分)”的资料,民国时期出版的性图书约有400余种(按照《民国时期总书目》的分类有性卫生、性教育、性学、性社会学等)之多,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与性问题有关的文章则不可胜数。2004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言言斋性学札记》一书。此书收录的是周越然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上海《晶报》撰写的性文化小品,此次经其孙周炳辉整理出版,使人们有幸一睹民国性话语之一斑。民国时期的涉性作品与晚明的淫书不同,其作者多以介绍性科学、性文化、倡导性教育为出发点,但是这类作品出现的原因同样是复杂的。在性话语兴起的背后,当然有思想解放的原因。如张竞生在《十年情场》中就曾经说过:“确是我在法国习惯了性交的解放与自由后,反观了我国旧礼教下的拘束,心中不免起了一种反抗的态度,所以我想提倡性交自由”,“我以为性交能得到自由的发展就可帮助情人制的发展;就是把旧时婚姻制打垮了。”(《张竞生文集(下卷)》,广州出版社1998年版,第104页)1925年,张竞生《美的人生观》出版后,周作人在《晨报副镌》撰文指出:“张先生的著作上所最可佩服的是他的大胆,在中国这病理的道学社会里高揭美的衣食住以致娱乐的旗帜,大声叱咤,这是何等痛快的事。”
  但是,性话语背后的商业动机也是其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英国伦敦大学的Frank Dik 6 tter(中文名字为冯客)教授在其著作《性、文化与现代化:民国时期的医学与控制》(Sex,Cul-ture,and Modernity in China:Medical Scie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exualIdentities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Hurst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重要部署,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六中全
雪、原野、流冰,孕育了细腻感受力的北海道的自然与风土。  病历、手术刀、无影灯,培养了冷彻洞察力的医疗现场。  樱花、和歌、古都、京腔,不禁为之倾倒的美丽日本的四季与文化。  北海道、东京、京都,在作家笔下,人物内心波澜壮阔的叙事、男女之间华丽的情爱纠葛,就诞生于这样的舞台。  作家渡边淳一,来自雪之北国,“一言以蔽之,我对北海道的感情,爱恨参半。”“对我而言,北海道既非东京人所认为的那样偏远之处
近年来,海外有一群非学术人无比热爱中国,对中国不吝赞美之辞。曾经写过《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的作者库恩,在其新著《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中对“中国模式”做出了解释:“现在以及不远的将来,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仍是最佳的选择。不切实际的民主制,会将资源转变为政治上的无休止的争论,从而牺牲中长期的经济与社会收益……不太可能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经济体,于是也就不可能为最大多数的人带来最大的收益
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是一个关注、分析经济力量如何影响传媒体系、传媒行业和传媒机构,探寻出版、广电、网络等具体传媒行业的内在经济机理及其对传媒文化的作用规律的研究领域。在过去数十年中,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并广泛开展。近年来,中国传媒业在国内外宏观环境和相关产业政策的影响下,正快速经历市场化、产业化转型,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因此在中国获得愈来愈多的关注。中国政府对文化体制改革战略部署的明
本次语文项目学习设计于我国新冠疫情接近尾声之际,我们一直倡导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所以疫情中,笔者也曾搜集相关时事材料作为教学载体,带领学生探讨疫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是,由于素材缺乏一定的典型性,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杂乱的状态,对于学生的触动也是片段式的。李煜辉说:“语文教学的主要载体还是具有典范性的文学作品,我们要抓住根本,依托经典阅读构筑牢固的防线,培养学生对真假、善恶、美丑的辨识力,让学生具
2009年元旦刚过,我高兴地去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543室见我的导师林崇德教授。手捧着《我的心理学观——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我急着翻看正文内容时。听到导师说“封笔著作”,我一下蒙了,在我心目中,林崇德教授永远蒸蒸日上的,怎么就封笔了呢……  读完了这部50多万字的著作,我思考万千。现在,我还不时地翻阅其中的片断。    一部娓娓道来的叙事学术著作    “心理学观”、“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
读“80后”散文家韩晗的新著《布拉格之夜——一个作家的蜜月札记》(九州出版社2014年1月版),令人有移步换景之感。在书中,作者用明白晓畅、洗炼自如的语言与文化散文的创作方式,站在时代的高度,描绘了捷克的文化、历史、艺术、政治等独特的人文风景,并从大文化视角客观分析了捷克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发展的启示,认为不同的国家应该拥有不同的发展方式,“道路自信”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软实力”。  与时
关于当代文学在新世纪以来的颓败,论者多从外部找原因,以为市场经济及其带来的新的文化生产、消费方式是主因。这个外部原因自然重要,但衡量文学是否颓败,还要有一个内部指标。那就是:文学精神的丰盈程度。从这个指标来看,当代文学自新世纪以来的颓败就更加触目惊心。因为,对许多作者而言,文学早已不是志业,而是职业,甚至是商业。正是这种内部认知的位移,导致文学精神的萎缩,文学品格的陷落。其表征是文学认可度的降低。
八九个年轻男子竖起大拇指朝向你笑着,其中几个十足还是个孩子。他们一身戎装,满满地挤在一辆开往滇西抗日前线的军车上,目光似乎不全是对着相机镜头。哦,那是对着欢送他们的中国老百姓——用作一本书的封面与封底的这幅照片,穿过65年的历史尘埃,紧紧地揪住了我的心,脑中顿时闪现爱伦堡对1941年6月22日凌晨牺牲于希特勒突然袭击的苏联红军年轻士兵的描述:那一天,他们还来不及用鲜花和亲吻向恋人表达爱情……  苏
旅游,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窗口。打开旅游这扇窗,《地球的故事》系列为您呈现窗外的世界景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忙碌的人类每天都在勤恳地为自己的前途而奔波劳累,这种忙碌的感觉也许是我们普通人的常态,但不能算作一种“生活的消费”。旅游,就是我们的身体和心灵同时在路上,在旅行的途中,我们留下脚印,收获友情,领略各式风情,看遍这神奇的蓝色星球上每天发生的异彩纷呈的故事。所有的故事来自人类的探索,更需要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