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ing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个俗人,不是什么“雅士”。我向来不懂什么林和靖的“梅瓣鶴羽”,什么“暗香”“疏影”“月黄昏”。而比起同佩弦先生共游月色荷塘,我更想和迅哥儿一起在大月亮下猹似的偷吃罗汉豆。与其45度角独自望天地忧伤,还不如和几个朋友一起看电影到稀里哗啦。
  再说所谓纯“雅士”“文青”,总是“热爱学习”的,闭门在小小书斋吟诗作对。一如雪天,望着窗外的雪便开始颂它如玉如绸,一边赞扬“江南的雪润泽,朔方的雪壮丽”,一边却不愿让雪天的泥泞沾上长衫。对于俗人,江南的雪天可不是什么文艺的好时节,本来就在教室里坐不住了,为什么还要在这短暂的雪天卖弄辞藻?我们忙着哪,忙着打雪仗,忙着滚雪球搭雪罗汉,忙着把一双双大大小小的手冻得姜紫……我们俗人并不喜欢拍太多雪景,快乐不需要在照片里反刍,在诗句里消化。明明当下片片雪花都是幸福,却一定要在它消融后舀起一捧泥泞来追悼。真正的美,不是对着薰衣草花田的照片惊叹,而是跨过春天操场上一片片亮紫的地丁花丛——我是不喜欢管它们叫紫罗兰的。再回到冬天,于是我折冰凌子,在柱子上堆雪王八,在雪地上画丁老头,好似一只皮猴子。
  有意思的是一次雪天,路过学校里音乐家任光的塑像,竟发现他头上添了一个小小的雪人。雕像太高了,不是很看得清,似乎这个雪人还有乌溜溜的石子眼和一根用扫帚丝做的胳膊。任光先生义无反顾地顶着头上的不速之客,在噼里啪啦的雪石子里好似背了一个顽皮小孩,一脸无奈却也高兴地笑着。这小雪人一定也是一位俗人的杰作了,下雪天一向是湿滑寒冷的,是谁那么有勇气,爬上这座漆黑冰冷的石像,在三米以上的高度,扶住它残破的肩膀,穿着浸透冰水的裤子,用同样冰冷无生机的雪给他做了一顶不那么精致却是如此活泼泼的孩子气的帽子?我可能不会去听《渔光曲》,但任光先生头上傲慢的小雪人在某种意义上却永远不会化了。
  春天自然对俗人也是友好的季节,当所谓“雅士”疲于歌咏嫩柳瘦梅,俗人们却流连在野花野草中。不只是地丁草,还有通泉草、野豌豆、婆婆纳、酢浆草,以及到晚春才姗姗来迟的雏菊……运气最好是看到蒲公英,像蒲公英的花儿多得很,却没有一朵花像它一样大方明媚,毫不收敛,也没有一个绒球有它这样轻盈秀气,好似生来是属于天空的。“雅士”们习惯把手装在袖子里赞美,而俗人都是手痒的,总按捺不住那种“辣手摧花”的冲动。如果说冬天是放飞自我的季节,那春天就是俗人众乐乐的季节,狠心揪下一根柳条给小姐妹编顶绿帽子,这儿摘颗小黄花,那儿赏你朵大红花,爬到紫藤架子上猴儿似的荡来荡去……其实花就那么点,就晨钟湖、花坛、操场那么几圈近的,樱花叶长得太快,梅说是傲寒,其实下一场雨花也就稀稀落落了,野花更是容易腐朽。与其感慨韶华易逝,俗人却更愿意没心没肺地到花坛里寻找四叶草。四叶草不是重点,好玩的是向几个冒险违禁的“踩踏分子”炫耀。我怕是这辈子也忘不掉,在一丛圆鼓鼓的三叶草丛里揪出一颗五叶草时,边上几个朋友的表情。那五叶草,长得歪歪扭扭的,但仍是一种荣耀。后来,那片五叶草被压成了薄薄的书签,在整书的时候不知道丢哪了,变回了泥土。但仍有几个小傻瓜,会在晨钟湖边拔草,会将蒲公英和它的亲戚吹得满天都是,会在操场上追麻雀。
  做一个俗人,在有星星的夜里数星星,没星星的夜里吃火锅,在有彩虹的日子里看彩虹,没有彩虹的日子里踩水洼。不去学“雅士”避开车马喧嚣,趁着超市打折去买几袋小零食,然后长胖,然后减肥,然后再长胖。不去避开人间烟火,不去避开人群的喧哗,只要不谈成绩就乐呵呵傻乎乎地和七大姑八大姨在夜宵摊上吃烧烤。无论在青石板上,还是在柏油路上都可以笑得像个孩子。伤心了哭,高兴了笑,又伤心又高兴就又哭又笑。快乐可以是冬日里品茶道吟古诗,也可以是三伏天吹着空调喝冰可乐。
  俗人可以是诗人,诗人也可以是俗人,“雅士”不一定是诗人。我们有“竹杖芒鞋轻胜马”“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大词人,我们还有东坡肉,还有他发誓要吃三百颗的鲜荔枝,而陈继儒先生也是在桃花下打过滚的,何“雅”之有?“雅士”是想让艺术变成生活的人,而俗人是把平凡的日子活成艺术的人。
  任光头上的雪人和沾满青草汁水的手大概成不了一首诗,但或许可以作为一首童谣似的歌,供俗人们一遍遍哼唱……
  (指导教师:李丽)
其他文献
夏天,大街小巷的水果店里飘出了浓浓的桃子的香味儿,这是我最喜欢吃的水果,看着红红的大桃子,忍不住垂涎欲滴。妈妈说,我们爱吃桃儿,但是却还不知道它长在树上的样子,更不知道人们是怎么把它采摘下来的。于是暑假里,我们慕名到保定的满城桃园去看个究竟。  一进桃园,沁人心脾的甜香味儿就扑面而来,我深吸一口气,闻着香味急匆匆地往果园深处走。园子里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果树,桃树不是特别高大,绿绿的叶子中间结满了桃子
期刊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因为班主任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专业素质乃至身心健康等,这是一个大工程。就一个班级而言,如何抓学风建设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一、抓好开端,一锤定音  1.通过不同的渠道对学生进行摸底。要抓学风建设,首先得针对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这就要求班主任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班内的每一个学生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深意,使学生都自觉地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与传播人,这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传播及保护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生去很好地学习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是可以通过新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与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更多的有趣的教学方法
期刊
晒,即是分享。晒出一本书,分享青春故事;晒一份毕业照,分享各奔东西的感慨与憧憬;晒一首歌,分享音乐潮汐的退涨与心情的起伏。而我要晒出我的画作,与人分享那寓含深意的远方和画中人的美丽个性。  那是我学儿童画刚转到水墨班的一个星期天,那儿的画有竹、有花、有水果,甚至有街头的市肆,而我却独爱那站在雪地里的一个古代美人儿——王昭君。画中她眼睛缥缈地看着我,不,又不像是在看我,而是透过我看远方,我完全被吸引
期刊
面对铺天盖地的全民阅读,有家长这样问:“为何我的孩子读书不算少,语文却依然学不好,语文成绩依然不高?”也有一些学生问我:“老师,我爱读书,语文咋老考不及格?”不是专家说多阅读语文就不会差吗?为什么到我们这里这个规则就不灵验了呢?有诸多困惑,想求教专家。  专家说:“语文教育一定要多阅读,语文素养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读出来的。”“读书多了,语文水平自然就上去了。”“爱读书的学生语文成绩也不
期刊
五年的从教经历,陪伴着学生的进步,我也与学生一起快乐成长。  以前为了提高备课效率,对于熟悉的课文,便不诵读文本直接看教学参考书。直到听了很多老教师的优质课,我才幡然醒悟,老师在备课时必须先自己阅读课文,反复读,有了自己的体会与感悟之后,再看教学参考书,这样的备课才会充分而有效率。我因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真的很感谢老教师可以给我听课学习的机会,让我认识到自己的备课误区。如果没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恐怕
期刊
海再大,千万后也会枯竭,往往让人铭记的,却是一滴水,一滴“生命之水”。  ——题记  窗外,细雨纷飞,模糊了我的眼眸。雨点打在窗户的栏杆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好似孩童欢快的笑声,又似一滴女子的清泪,让我的心泛起了陣阵涟漪。恍然间,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下雨天,那件不起眼的小事又浮现在我眼前。  那天,阴沉沉的天空,低低地垂了下来。空气中带着一丝凉意,我和妈妈挤进了公交车,座位上已经满了人,车晃晃摇摇地开
期刊
在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都面临这一个巨大的难题:不知道能写什么!无话可说,没得可写。最后硬生生地憋出来一篇作文,也是泛泛而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云里雾里的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寫出好文章来,没有素材是万万不行的。肚子里没有东西,就是想讲明白事理,想表达感情,也是无可依托,成了无源之水。尤其是现在的高考,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注重学生对于时事热点的关注和思考,近两
期刊
读了许多书,走了许多路。知天命之年,遇到了清人张潮和他的《幽梦影》。  张潮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只觉得这真是一个关于读书的绝妙比喻。  想想看,邈远而深邃的夜空,朗月高悬,少年那双透过门缝的眼睛,该会生出多少好奇与神往。而幼学启蒙,书籍对于他们何尝不是那道窥视世界的门缝。虽然生活还是小溪,刚刚开始,书籍终会将他们引向大海。  而人到中年,于树影斑驳的
期刊
一个好的高中班主任能够带好一个班,能够对一个班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为社会培养一个班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我现实地认为,只要我们的学生和学生的家长认可你,你就是一个比较称职的高中班主任。可以说,一个成功的高中班主任,就是一个艺术家,但又远远高出其他的艺术家,因为他的作品不是静止的没有生命力的作品,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更是会给社会创造无穷财富和价值的人。为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我做了如下努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