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群与重己观念上的中西之别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32365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中西方在传统价值观念上是截然不同的。中国人重视群体,西方人重视个体。在当今全球化的局势下,如何看待中西方的这种文化差别,如何构建新时代的文化观,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重群 重己 具体表现 融合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2-0057-02
  
  放眼当代中国,中西文化的冲突日益明朗化。如何看待中西方的重群与重己观念已成为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西方传统重群与重己观念的具体表现
  中国人的重群观念很早就有,儒家是最早对群己关系做出说明的学派之一。儒家既承认“人人有贵于己者”[1]的论断,肯定个人的价值,但同时儒家也强调群体的价值,认为群体价值高于个体价值,“作为主体,自我不仅以个体的方式存在,而且他们也是社会的一员,并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这种重群的责任意识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秀传统,它对于拒斥自我中心主义,强化民族凝聚力,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墨家主张“尚同”,他们在道德上把“兼”與“别”对立起来,提出“兼以易别”,政治上把“同”与“异”对立,主张“一同于天下之义”取代“天下之人异义”。可见,墨家重视群体价值,否定“别”、“异”的个体价值,认为“尚同”、“兼爱”是保证群体价值的重要条件。法家主张“齐一”。商鞅讲“壹教”、“利出一孔”,其目的就是将社会的利益和观念同纳一轨,同铸一型。韩非主张“一匡天下”、“一政”、“一民之轨”,希望通过“齐一”来达到万民一从的目的,最终使得人人都服务于新兴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的利益。佛教虽有帮助个人解脱的一面,但同时也有普渡众生的一面。普渡众生流露出了佛家对群体的关怀之情。汉代董仲舒用天人异质同构的宇宙秩序、“三纲五常”的政治伦理和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封建社会的群体价值。宋明理学更是把封建社会的群体价值提高到了宇宙本体的地位予以说明,用张载的话说即“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2]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也可看作中国人重群观念的表现,时代发展至今,重群观念已作为中国传统伦理的首要特征积淀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之林中,爱国主义就是其核心内容。
  西方传统的重己观念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了。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即人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接着他进一步说明他的人是指个体的人。这由他的“一阵风对感觉冷的人来说是冷的,对感觉不冷的人来说是不冷的;一块糖对感觉幸福的人来说是甜的,对感觉痛苦的人来说是苦的”可以看出。由此可见,普罗泰戈拉首次确立了个人的价值意义。接着西方人对个人各个方面的权利进行了探讨。“认识你自己”口号的响亮提出,唤醒了西方人的自由意识,为个人的自我发展奠定了基础。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再次高举“个性解放”大旗,以人性代替神性,以人权代替神权,大力宣扬个性发展的正义性,强调个体的人格、尊严、地位、独立性与自由的充分获得。启蒙运动时期,西方人更强调个人在政治上的权利。例如,卢梭提出,人是生而自由的,要人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做人的资格;伏尔泰也要求人应具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选举和劳动等方面的自由。此后,法国的《民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的颁布,更意味着西方个人价值的升值。近代萨特、尼采、叔本华的存在主义生命哲学更是关注个人的生存发展问题,把个人的问题推向了更为激烈的争论中,促使西方出现了人本主义这一大思潮。直至现代西方社会,西方人仍然秉承重己观念,重视个人的自由、个人的解放、个人的权利,他们相信只有个人的地位得到确立,他们的辛勤劳动、他们的财产获得才有保证。在当代,个人的权利成为法律认可和保护的对象,已成为西方社会公认的政治原则。从一般的个性要求到政治上个人权利的确立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提出,反映了西方重己观念的悠久历史,重己观念也已深入西方民众的内心,积淀为西方伦理文化的基本立足点。
  二、正确看待中西方传统的重群与重己观念
  重群与重己观念在中西方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当然,说中国重群体,西方重个体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就没有个体观念,也不意味着西方人就没有群体观念。中西方都有群己观念,只不过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罢了。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中西方的这种重群与重己的观念之别。
  中国的重群观念作为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观念产物,具有历史必然性。它在一定程度上为维护中国社会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自尊心和自信心,抑制了个人主义的滋长蔓延。然而,重群观念的弊端也是不容回避的。重群使“自我”无法生长,个性人格在重群观念中几乎泯灭,个性自由、个性创造得不到培养和释放,个人也缺少“敢为天下先”的果断精神。
  西方的重己观念作为西方社会发展的结晶,也有其进步意义。西方人崇尚自我,重视人的自由、平等发展,重视个人的权利,这既有利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但重己观念的弊端也是不可避免的。西方人一方面崇尚自我,主张个性自由,这使得人与人之间易形成孤立、隔绝、对立的关系,造成西方社会的精神病态。诸如人异化为谋取利益的工具,丧失了人的目的和生活意义,导致种种社会道德和精神危机。美国总统卡特曾指出:“这种道德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触及民族灵魂危及社会制度。”今日西方社会的物欲横流、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思潮不仅在西方社会泛滥成灾,而且早已波及到世界各国,严重影响社会经济政治的有序发展,并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误导。另一方面,西方过分重视个体和个体的价值、利益,这从反面也是对其民族凝聚力的一种削弱,同时也极易导致个人主义,对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也会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之,中西方的重群与重己观念无优劣之别,只是特质上的差别,用今天的眼光去衡量,他们各自的优点中同时隐含着缺失,中国重群观念的优点恰好是西方重己观念的缺点,西方重己观念的优点也恰恰是中国重群观念的缺点。这就为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互补创造了条件。当今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伴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贫富分化、信仰危机、官场腐败、就业不足、市场疲软。这所有的问题和矛盾实际上都是一种深层的文化现象,是中西方文化对接和冲突过程中文化矛盾的反映。市场经济是西方的产物,它是与财产私有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联系在一起的。把这样一种体制运用于以公有制为基础、重视群体协调的中国社会时,必然会出现各个方面的冲突。这种冲突的解决除了宏观政策上的调控以外,还应在更深层次的文化领域引起反思,努力寻找中西文化交融的集合点,达到二者的和谐相处。因此,在当前中国,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要端正态度,本着学习交流的方式,认真对待中西文化,认识其各自利弊,既反对全盘西化,也反对固守陈规的保守主义。21世纪的文化应是平等交流的文化,它既不是中国文化占优势的时代,也不是西方文化占优势的时代,所以,我们应放眼世界,立足时代之巅,从实际出发,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借鉴吸收西方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扬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构建一种融合中西方优秀文化于一体的新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梁 涛.孟子•告子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王夫之注.张子正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 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M].人民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只要掌握掌握了这些口算规律,就可以提升其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能够将枯燥、烦琐的算术转变成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满载激情地去参与,在快乐中有所收获,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兴趣;讲解;结合;引导  口算是笔算和估算的基础,同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其在国防建设、农业生产、市场交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建国初期所有毕业生“统包统分”的指令性计划分配阶段,到逐步实行少數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阶段,直至如今学生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模式。随着我国普通教育逐步大众化,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底曾经说过,要“把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首位”,社会各界就如何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升大
Q&AQ=网球大师A=卡洛斯·罗德里格斯(匠心之轮国际网球中心校长,李娜教练)QAQ:为什么会想要举办青少年的公益网球活动?A:我认为这对推广网球来说是大有裨益的。我不知道在中
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了总体部署.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明确了“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的“进度表、线路图”,提出到2020年实现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先行研究,从语气的观点探讨了日语条件表现形式的“たら”和“と”的区别。通过考察“たら”和“と”条件句的形式及其意义用法,得出了以下结论,即“たら”形式的条件句涉及到语气的发话、传达阶层,而“と”形式的条件句只涉及到语气的认识判断阶层。  【关键词】语气 认识判断 发话传达 假说性 反实假想性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2-0
摘 要:经过多年的发展,PDC钻头钻井工艺技术日趋完善,但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未被很好的解决,如岩屑的清除、泥包的控制。这些往往导致转动钻具时扭矩增加,钻具上提遇卡下放遇阻,机械钻速降低,甚至造成卡钻钻具刺漏等复杂情况,避免和及时清除泥包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泥包的形成原因以及对钻井施工的危害,再分别从改善泥浆性能、提高工程技术措施两方面,提出了几种比较有效的避免泥包形成的
进一步发展信息化的普及范围,不断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相促进作用,是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的。要想让工业化与信息化实现更深的结合,我们一定继续贯彻让两者结
【摘 要】艺术课程具有社会应用价值和个体发展价值。社会应用价值和个体发展价值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艺术课程的价值体系不应仅局限于学生对艺术教育的社会适应,还应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对学生的主体情意、态度、价值以及艺术品质的修养。由此推论,艺术课程是以培养艺术的感知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审美观的形成与健康发展为基本内容的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