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5月12日以来,四川汶川发生的大地震紧紧揪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心。人们关注震区每一个村落的灾情;人们期待每一片废墟下生命的搜寻;人们企盼每一个受伤人员得以及时救治……生命高于一切!灾情就是号令!海内外中华儿女紧急行动起来,投入风雨兼程的千里大驰援,投入旷世罕见的生命大营救,投入感天动地的爱心大奉献。一幅幅团结协作、抗震救灾的动人画卷在神州展现。
这次大地震,震级之高、破坏之大、涉及之广、营救之难,都超过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10多万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官兵好似“活菩萨”和“保护神”,拼搏在救灾第一线;各省市区医疗队伍,为救活伤员沥胆披肝;中央各部、各省区市、社会各界组织的大批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灾区人民面前;更为感人的是在数千次余震的频发中,中共中央總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流着热泪,奔走在汶川灾民的身边,和广大军民一起,无畏地面对余震的严峻考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名将林则徐作为座右铭的诗句,正是当今中国领导人和普通军民悲壮实践的写真。此情此景,震撼了全世界。美国、日本等各国媒体毫不掩饰地表达钦佩之情;世界政要也纷纷发出高度的赞许。他们认为国人在大灾面前团结从容、处变不惊,有序、有效、有力地救援灾区,充分凸显出中国领导和人民一往无前的团结和自信。
历史是最好的见证。中华民族在种种大灾大难面前的硬骨头精神,传承千年,所向披靡。在追求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全民浴血奋战赶走了外国侵略者;在荡涤封建专制旧政权的斗争中,前赴后继建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在铲除浩劫和贫穷中不屈不挠,争得温饱,走向富裕;在打开国门、坚持改革中,义无反顾开创出全球化大潮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大灾就是大难。大难如大考,考验着一个民族的领导力、凝聚力和坚不可摧的自信力。天摇地动,摧不垮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桥毁路断,斩不断心心相系的骨肉深情。抗震救灾,是对我们泱泱大国团结自信精神的新洗礼,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互信互爱的新凝聚。人们有理由深信:抗震救灾的胜利,一定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这次大地震,震级之高、破坏之大、涉及之广、营救之难,都超过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10多万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官兵好似“活菩萨”和“保护神”,拼搏在救灾第一线;各省市区医疗队伍,为救活伤员沥胆披肝;中央各部、各省区市、社会各界组织的大批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灾区人民面前;更为感人的是在数千次余震的频发中,中共中央總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流着热泪,奔走在汶川灾民的身边,和广大军民一起,无畏地面对余震的严峻考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名将林则徐作为座右铭的诗句,正是当今中国领导人和普通军民悲壮实践的写真。此情此景,震撼了全世界。美国、日本等各国媒体毫不掩饰地表达钦佩之情;世界政要也纷纷发出高度的赞许。他们认为国人在大灾面前团结从容、处变不惊,有序、有效、有力地救援灾区,充分凸显出中国领导和人民一往无前的团结和自信。
历史是最好的见证。中华民族在种种大灾大难面前的硬骨头精神,传承千年,所向披靡。在追求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全民浴血奋战赶走了外国侵略者;在荡涤封建专制旧政权的斗争中,前赴后继建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在铲除浩劫和贫穷中不屈不挠,争得温饱,走向富裕;在打开国门、坚持改革中,义无反顾开创出全球化大潮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大灾就是大难。大难如大考,考验着一个民族的领导力、凝聚力和坚不可摧的自信力。天摇地动,摧不垮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桥毁路断,斩不断心心相系的骨肉深情。抗震救灾,是对我们泱泱大国团结自信精神的新洗礼,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互信互爱的新凝聚。人们有理由深信:抗震救灾的胜利,一定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