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说认为汇款人对于错误汇款享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属于普通债权,不具有优先地位,该观点值得反思.学说上侧重对“货币占有即所有原则”的反思,提出价值返还请求权说、存款债权所有说、代偿取回权说、推定信托与衡平留置说以赋予错误汇款人优先地位,但各说均有不足.债权通常不能排除强制执行,也不能在破产中作为取回权的依据,如果要赋予债权优先地位,需要有特别的正当性理由.风险承担理论与一般债权人地位不变理论构成债权获得优先地位的正当性理由.错误汇款案型,汇款人作为非自愿债权人,没有承受债务人将来不能清偿债务的风险,并且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说认为汇款人对于错误汇款享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属于普通债权,不具有优先地位,该观点值得反思.学说上侧重对“货币占有即所有原则”的反思,提出价值返还请求权说、存款债权所有说、代偿取回权说、推定信托与衡平留置说以赋予错误汇款人优先地位,但各说均有不足.债权通常不能排除强制执行,也不能在破产中作为取回权的依据,如果要赋予债权优先地位,需要有特别的正当性理由.风险承担理论与一般债权人地位不变理论构成债权获得优先地位的正当性理由.错误汇款案型,汇款人作为非自愿债权人,没有承受债务人将来不能清偿债务的风险,并且赋予其优先地位不会损害债务人之一般债权人在假使无不当得利发生时本应处的地位,因此满足赋予债权优先地位的正当性理由.一般债权人地位不变理论要求错汇款项满足特定化要求.对于特定化的判断标准,司法实践呈现出从严到宽四种标准,其中最严苛的标准是账户要以特户、封金、保证金等特殊形式特定化,最宽松的标准是允许款项混合,但是不允许款项流出.规则设计上,宜进一步放宽,采用中间最低余额标准,在款项发生流出时也承认特定化.
其他文献
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已列入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现行《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了男女平等、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的基本原则,但没有界定什么是"歧视".中国批准的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1条就对"对妇女的歧视"作出定义,明确了构成对妇女歧视的事由、行为、不利后果、因果关系、适用领域等关键要素,表明对妇女的歧视包括直接歧视、间接歧视、制度性歧视,揭示了歧视妇女的主要根源来自私领域的歧视和结构性歧视.中国现行法律没有对"歧视妇女"下定义,致使实践中难以识别歧视、预防歧视和救济歧视.
当代时间哲学与系统论表明,刑法只能根据其结构和功能选择性地对过往罪行予以回溯.刑法的目的和任务在于通过维护行为规范的效力保护法益,因此,应当仅将对之科处刑罚有利于确证行为规范有效性的罪行评价为仍然与现时社会生活相关的刑事不法.追诉时效标示着罪行的不法关联性的时间界限,追诉期限届满意味着相关罪行不再构成刑事不法.追诉时效是不法排除事由,属于实体法上的制度,应依据从旧兼从轻 原则认定其溯及力.在认定追诉期限的起算和终止时点、法定刑升降格条件的影响、核准追诉的条件以及追诉时效的中断和延长时,也应当基于不法关联性
当前,"法益恢复现象"的概念运用比较混乱、尚未形成规范的话语体系,出罪化的法理依据众说纷纭,体系地位模糊不清.将"法益恢复现象"中的前行为限制在"轻微罪行"、将侵害法益限制在特定法益的观点并不完全妥当."法益恢复现象"出罪化的法理依据在于报应刑和预防刑的缺失,而"违法性减轻说""违法性消除说"混淆了犯罪既遂成立的时间节点,引发了犯罪构成体系的逻辑混乱;"法益保护的可逆性路径""恢复性制裁的法理"混淆了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界限,均不宜作为"法益恢复现象"出罪化的法理依据.关于法益恢复行为的体系地位问题,"刑
2021年1月25日至2月1日,越南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首都河内召开.大会重要主题为“继续全面同步推进革新事业”、“力争到21世纪中叶将越南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定向的发达国家”等.越南500多万党员中的1587名代表出席大会.①此次大会审议通过了越南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对越南革新以来取得的重要成就、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概括总结,并系统谋划了越南今后5~10年乃至21世纪中叶的国家发展目标和基本方向,为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遵循.此外,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十三届越共中央领导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