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方法变异是“致命瘟疫”吗?--论争、新知与应对

来源 :心理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guang_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同方法变异是由构念间相似的测量方法特征引起的系统变异,可歪曲构念间的关系,造成共同方法偏差。60年来,这一问题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被反复提及,但它是否严重威胁研究效度尚无定论。虽然实证证据表明,共同方法变异普遍存在,数据来源、测量时间、问卷设计等因素可导致共同方法偏差,使自我报告的横断式调查研究饱受质疑,但部分学者从测量误差和非共同方法变异的制约作用等角度做出了回应和辩护,认为无需过度担忧。以测量为中心的新视角强调共同方法变异是测量方法和被测构念交互作用的产物,应从方法和构念两个维度评估共同方法变异风险。建
其他文献
文摘分析旋转超声加工材料去除机理,建立材料去除效率模型,探讨工艺参数对加工效率的影响规律;对压电陶瓷、有机玻璃、玻璃钢、紫铜等多种材料,进行单一超声和旋转超声加工材
今年,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潘张玉良>获得了我国电视"奖"戏曲电视剧一等奖.作为编剧,很想写点回顾与反思之文,忽有友人送来一篇今年3月号<中国戏剧>上刊登的陈龙大作:<黄梅戏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