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入路探讨(附35例报告)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uanai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完成TEP者35例,其中斜疝30例,直疝5例.全部采用三法,即两个操作孔,一个进镜观察孔,共开辟了4种手术入路,如正中途径腹直肌后鞘与腹直肌之间,正中途径腹膜与腹直肌后鞘之间,侧途径腹直肌后鞘与腹直肌之间,侧途径腹膜与腹直肌后鞘之间.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或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手术.手术时间40~190 min,平均75 min.术后无需使用镇痛剂,住院时间4~7 d,平均5 d.惟一并发症为阴囊血肿1例,未行引流而自行吸收.随访3~15个月,无术后复发.结论 TEP是一种成熟的疝修补技术,且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应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体质,按照最小损伤的原则,TEP尽可能采用正中途径腹膜与腹直肌后鞘之间入路。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48例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控制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因药物直接作用气道病变局部,起效快、抗炎作用强、不良反应少,可明显
摘要: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后感到物理难学,主要体现是听得懂但不会用,尤其到了高三总复习,难度加大,使到复习课听课效率不高。因此,教师在复习课中帮助学生建构物理教材知识结构和体系,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更有效地理解物理知识点,掌握好点到点和点到面的联系,缓解学习物理的畏惧情绪,对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字:知识网络图 物理 复习课  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目的 探讨保留脾脏在外伤性脾破裂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外伤性脾破裂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脾修补术、脾部分切除术、脾动脉结扎术、自体脾片大网膜移植术,并随访观察手术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5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再出血及OPSI发生.结论 在外伤性脾破裂中,遵循严格的保脾治疗指征,使患者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防止术后凶险性感染(OPSI),提高了术后生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