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声中的教育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uhu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午课间操,张老师走进办公室对我说“是你班的学生吧,爬栏杆摔伤了。”话音刚落,就见我班一群孩子涌了进来,七嘴八舌一番,我才明白是张可颐同学摔伤了。我又气又心疼,这一群孩子,怎么不让人省心一点,刚刚在班会课上讲过不能爬栏杆,怎么就记不住。还专门从我们教室所在的二楼跑到一楼爬栏杆。这下可好,我仔细检查张可颐的伤势,还好,是皮外伤,不算严重。可是怎样让这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男孩记住这个教训,光靠简单的批评是不够的,我忍住气,告诉自己冷静再冷静,先让张可颐和另外两个爬栏杆的男生站到一边反思,我自己也陷入沉思。
  下一节课是我的自习课,离上课还有两分钟,我让他们三个人先去站到讲台上。上课铃声响了,我走进教室,学生们都盯着我,一些学生茫然,而一些学生摆出知情的样子,看我怎样处理他们三个人。我清了清嗓子,大声说“今天,我要表扬三个学生,”话没有说完,教室一片哗然,知情的学生更是瞪大眼睛,满是问号。等稍稍平静,我接着说“为什么要表扬这三名同学呢?”停顿一下,“因为这三名学生很聪明,他们知道二楼的栏杆很高,从栏杆上摔下去,会有生命危险,所以他们不爬二楼的栏杆。”我刚说到这儿,“哗”教室笑成一片,再看讲台上的三位,也在咧嘴不好意思地笑着。“可是这三位聪明的同学又办了一件傻事,他们跑到一楼爬栏杆,”我故意顿了一顿,然后接着说“张可颐同学光荣负伤。”“哈哈哈”全班同学笑得更欢了,台上那三位更是满脸通红,恨不得低的人看不见他们,小到可以钻到讲桌里,待笑声小一些,我接着问“你们从这件事情中得出什么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有些学生吃惊的问,也有学生反应迅速,高举着手,我点了班长起来回答问题,口齿伶俐的周莉冉有板有眼的总结道“不能爬栏杆,有危险。”说得好,张可颐用自己血的教训告诉我们的真理是什么?”“不能爬栏杆”六十八张嘴同声说出这句话,从未有过的整齐和有力,伴随而来的笑声,从未有过的欢快和清脆。三个男孩也在不好意思的笑着。
  看着他们明亮的眼睛,我知道他们已经懂得我的心意,虽然没有严厉的批评,但是,我相信,在笑声中明白的道理更深刻。
其他文献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时容易产生语用失误,而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是克服语用失误的关键。本文从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方面入手,通过举
摘要:T·S·艾略特作为20世纪“但丁的最后一位传人”,开启了西方新一代诗风,其诗歌中的语言碎片、意象、典故、原型、宗教、文化等诗歌隐喻与现实世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将“传统”与“初始经验”完美衔接,从而建构了强大的认知世界。文章通过研究艾略特的生平以及代表性的著作,探讨了艾略特的认知与选择所建构的认知世界。  关键词:艾略特;认知;诗性;个性  T·S·艾略特(1888-1965),全名托马斯·斯
摘 要:针对近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无N1不N2结构,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转喻角度和三个平面入手对其进行分析。借此深刻认识这种结构,同时揭示出这种结构之所以会出现并被人们运用的原因。  关键词:无N1不N2;认知转喻;三个平面  语言永远都在变化的路上,伴随着一些古老的语言形式的消失,一些新的语言现象层出不穷。本文关注的是近来出现的“无N1不N2 ”结构,如:  无奋斗不青春 (2015年上
目的:分析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把我院接收的小儿肺炎患者4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单双号数字抽签原理随机分为参照组(n=23)及观察组(n=2
期刊
期刊
摘要: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社会学科,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技巧,引导教与学的互动。本文对传播学传统教学中容易出现的教学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从建构主义理论角度进行课程改革,强调设计教学情景,驱使学生多重参与,相互竞争,自主学习,最后达到知识意义建构。  关键词:传播学;建构主义理论;多重参与;教学改革
在我的学生时代,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莫过于六十年代我念高中时的语文老师,他姓罗,名光鑫,至少在我的心目中,他人如其名.
译者的地位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而变化.由最初的被忽视到受到重视,译者的地位从“原作的仆人”发展到“译者中心”,这些变化离不开翻译理论的传承与创新.本文将在西方翻译理论
乳腺增生症是妇女常见的乳房疾病,它可分为乳痛症(乳腺组织增生症)和乳腺囊性增生症等.主要临床表现是乳房随月经周期的改变出现周期性疼痛,以及乳房内大小不同的肿块和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