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孤儿收养越来越严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cld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对待那些失去了亲生父母的孤儿是在考验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良心,国家首先应该是这些孩子的家长。世界各国,对于孤儿的福利和收养都是各国法律中规定最严格的:除了收入、住房等众多限制外,还要有漫长的“匹配期”,因此许多西方人热衷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收养孩子。
  孤儿事件成中俄议论焦点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中国每年大约有10万名儿童被遗弃,约50%以上的孤儿,特别是孤残儿童被各种寄养家庭照顾,许多家庭并不合格。报道称,兰考弃婴收养所火灾事故,拷问的是中国数以万计被遗弃儿童的权益保障困境,检验着政府的公共服务品质,也体现着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
  孤儿收养问题也是俄国内争论的焦点。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表示,新年后,美国收到了俄方关于禁止美国人收养俄罗斯孤儿的通报。尽管如此,美国仍努力让在这一法案生效前在美国找到养父母的俄罗斯孤儿到达美国,让他们与新的家庭团聚。她说,在俄禁止美国人收养法律生效前,有500~1000个美国家庭在俄正办理收养孤儿手续,已经完成被收养手续的有46名孤儿。因此,美方要求俄允许这些孤儿赴美。
  俄罗斯总统普京去年12月28日正式签署禁止美国人收养俄罗斯儿童的《季马雅科夫列夫法案》。普京签署该法案前在议会表示:“虽然有很多国家的生活水平比俄罗斯要高,但这不能成为允许不受控制收养俄罗斯儿童的原因。”
  国家是孤儿的最终监护人
  德国是世界新生儿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不育的父母希望收养孩子,不过在德国收养孩子手续繁多,不下两三年,很难成功。许多德国人因此将收养对象转向中国、俄罗斯等国。
  在德国,孤儿收养归德国各地政府的青少年社会管理局管理。当地法律工作者告诉记者,首先青少年社管局要审查申请家庭的资格,一般申请家庭月收入要超过5000欧元(德国家庭月收入平均约2900欧元),并且非常有爱心的家庭才会被列入考虑的对象。接着,青少年社管局会聘请教育顾问跟申请领养的家庭见面交流,进行考察,整个考察将近一年。在美国,除了与此相类似的繁琐程序外,领养父母与孩子试验共同生活数月,这段时间称为“匹配期”。之后,领养家庭才能正式签领养文件。法国法律规定,凡是13岁以上的孩子如果被收养,孩子本人必须同意后才能开始收养程序。不过,这不算完,欧美家庭确定领养关系后的几年中,儿童福利机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调查被领养孤儿的生活情况,如果发现被虐待,不仅会解除领养关系,而且领养父母会受法律制裁。
  事实上,在西方,多数孤儿还是在专门的孤儿院中长大。从中世纪开始,英国大法官法庭确定了“国家家长”的原则,即国家公权力救助孤儿或者干预失职的父母亲或法定监护人,进而扮演父母的角色以保护儿童。法国法律规定,对于18岁以下未成年孤儿首先由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局设立的公营孤儿院或不得营利、承担社会义务的专业协会所设孤儿院来收养一段时间,一旦他们的状况稳定后,则尽快给他们找到合适的收养家庭去给人收养。
  近代以来,“国家亲权”成为英美法系对儿童保护的法律原则:即“国家才是儿童的最终监护人,如果父母不能监护好孩子,国家有权力也有责任接管父母的监护权”。美国法律规定:不得让不满12岁的儿童脱离监护人独处,否则后果很严重。在电影《刮痧》中,一个华人儿童的爷爷因给孙子刮痧而被地方政府机构怀疑“虐待”孩子,这个家庭差点被剥夺对孩子的抚养权。因此,在欧美国家的孤儿院,无论是政府经营的,还是宗教团体、民间组织经营的,不但收留那些被遗弃的孤儿,那些因家庭暴力或父母被剥夺监护资格的儿童,也会被政府机构强制从父母等监护人处带到孤儿院。
  在欧美,对孤儿院的监管十分严格,孤儿院能容纳孤儿的数量、孤儿和护理人员的比例、设施和场地面积等都有严格规定,如果不达标则随时取消资格。由于孤儿院大部分支出是由政府拨款,政府财税部门对孤儿院的账目会进行严格审计,重点监控善款来龙去脉和是否存在营利现象;政府儿童保护部门和民间机构更会全方位监控被收养儿童的状况,避免儿童利益受到侵害。
  多国禁止外国人收养孤儿
  欧美国家“领养法”对收养孩子作出了很多严格规定。因此欧美许多家庭把一些发展中国家作为主要的领养来源。根据美国政府收养管理机构的统计数据,2010年美国人共收养来自其他国家的孤儿11058名,其中3401名来自中国,占总数的26%,也就是大约每4名外国孤儿中就有1名来自中国。其次则来自俄罗斯、埃塞俄比亚、乌克兰等国。
  2011年3月的大地震以后,日本出现了很多“地震孤儿”。外国救援组织不仅提供物资帮助日本,同时也提出了为日本震灾孤儿提供收养家庭的建议,但是基本上被日本政府拒绝了,最后这些震灾孤儿大多数进了孤儿院或者其他一些儿童福利组织。美国很多打算收养日本儿童的家庭也被告知“遗憾”。
  在日本社会,人们对于血缘远近和亲族关系等非常在意。即使是离婚者带着自己孩子重组家庭,孩子也不会理所当然地成为新家庭的孩子,继父或者继母还要到政府机关办理“认证”手续,这是将孩子认领为自己孩子的一个“认亲”手续。孩子只有被确定为养子(养女)的时候,才具有继承遗产权。因此在日本收养孤儿更不容易,绝大多数孤儿都是在孤儿院长大。日本孤儿院是政府全额财政拨款建立,并受到监督和管理,设施齐全。
  事实上,除了日本,许多国家都不允许外国人收养本国孤儿。俄罗斯电视台称,虽然以色列身陷复杂的安全境地,但俄罗斯应该像以色列一样不允许将本国孤儿送往国外。2010年,海地检方逮捕了涉嫌将33名海地儿童非法带出境的10名美国人。
  中国孤儿救助体系存在漏洞
  对于中国孤儿的状况,民政部一名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现有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即“孤儿”)61.5万名。收养主体目前有政府、个人、社会组织。其中,民政部门儿童福利机构养育的孤儿有10.9万名,由亲属养育、其他监护人抚养和一些个人、民间机构抚养的孤儿有50多万名。他说,兰考火灾事件暴露中国孤儿救助体系存在漏洞。目前,省一级有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9家,地一级有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333家,县一级有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64家,800多家社会福利机构设立了儿童部。但多数县(市、区)没有专门的儿童社会福利机构。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说,在中国,一方面个人正式申请收养可能很危险,但另一方面私自收养大量存在,这些成为法理上的灰色地带,给执法造成困难。周宁认为,中国的社会慈善机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政府也没有放手民间开办这类慈善机构,如果有合理、健全的慈善机构,他们的公信力能够保证善意合法的收养。要想保障孤儿的福利,关键是中国社会要进一步健全机制,使儿童收养等社会活动实践能够在正常合法的秩序下进行。
其他文献
同学们,蚂蚁是人们常见的一种昆虫,是一群天才的艺术家,蚂蚁还是出色的气象预报专家——“蚂蚁搬家,不雨就干。”蚂蚁还有很多趣闻呢,一起来读读下面的文章吧!   (小好奇)    蚂蚁很团结,有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具有坚强的毅力,体内的含锌量非常丰富,简直是一个营养宝库。它们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奇异之处。  放养“奶牛”  说来你也许不会相信,蚂蚁也爱吃“奶”,并会放养“奶牛”。当然蚂蚁喝的不
其实只要利用电话的呼叫转移功能,就能将打入嫌疑人家的电话转接到他的手机上。看来,嫌疑人就在等有人打他家的电话,以便有人能证明他案发时不在场。嫌疑人家床下鞋子的底纹,与留在案发现场沾泥的鞋印吻合,这证明已被开除的嫌疑人当时将雨后沾了湿泥的鞋印留在了现场。电视机开着时,如果旁边停着一辆没有熄火的摩托车,电視的接收信号会受到干扰,从而影响收看效果(远郊往往是用天线接收信号的),所以嫌疑人无法“聚精会神”
假如我是雪  我会落在大海上  与鱼儿游戏  假如我是雪  我会落在广场上  变成一个小雪人  假如我是雪  我會落在高山上  与鸟儿嬉戏  假如我是雪  我会飘进人的心  让他们温暖美丽  (指导老师 王 平)
龙文文学社简介  福建省安溪县龙门中心学校龙文文学社成立于2011年3月,在中心学校教导处、语文教研组的指导下,先后开展了“龙文杯校园创新作文大赛”“一句心语寄恩师”“亲近自然,爱我茶乡”等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敏于行动,勇于尝试,敢于探索,勤于阅读,善于积累,乐于发现。文学社成立以来,社员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30多人在省市级征文比赛、县级语文素养竞赛活动中获奖,发表习作100多篇。  (
我飞呀飞呀, 在小池塘边找到了一个垃圾桶,正要进去觅食时,一只青蛙不知从哪里蹦出来,迅速地向我伸出了长长的舌头。来不及逃了,我闭上了眼睛等死,却听青蛙惨叫了一声。哦,原来是人类救了我,一个男人用鱼叉叉死了青蛙。  没了天敌的阻挡,我高兴地向食物扑去……  吃饱喝足后,我在树林里飞来飞去,一不小心撞在了树枝间的蜘蛛网上。我心想,这次是死定了,肯定会变成蜘蛛的美餐。正在这时,一颗小石子打烂了蜘蛛网,原
我们的校园十分美丽,尤其是春天和夏天,带给你意想不到的美。校园的东边有几棵玉兰树,春天,玉兰树开花了。放眼望去,玉兰花真白呀,白得像冬天的雪似的;玉兰花真鲜呀,鲜得像刚从水里拿出来似的;玉兰花真香呀,香得像每一朵都喷了香水。校园的南边有一丛丛的郁金香,开放得异常美丽,有很多颜色:白的、紫的、红的、黄的……与矮小的郁金香形成对比的是有几十年树龄的、高大挺拔的杨树。  [摘自北京望花路小学四(三)班宋
[开开心心—阅读]  大奇一回家,就听见妈妈的尖叫:“哎呀,你爸爸死了!”  大奇急忙跑进书房:爸爸斜靠在电脑椅上,嘴角流着白沫。奇怪的是,电脑开着,爸爸戴着传感头盔,一脸的幸福表情。  大奇试了试爸爸的鼻息,安慰妈妈说:“老妈别紧张,老爸是到网络里旅游去了!”  妈妈定睛一看,可不是,电脑屏幕上是珠穆朗玛峰的虚拟实境,爸爸正用冰镐开路,艰难地向顶峰攀登呢!  原来爸爸戴上传感头盔,让意识飞进网络
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购买橱窗内那件商品送给妈妈,露鹏日复一日地走街串巷捡麻袋,忍受着饥寒困乏的折磨。这件商品是什么呢?露鹏攒够钱了吗?读一读下面这个故事,我们会从露鹏的行为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小博士)  露鹏是加拿大多伦多市的一个小学生,刚满12岁。一天,他经过一家商店时,橱窗里的一件商品吸引了他,他停下了脚步,鼓起勇气推开商店的门,走了进去。  露鹏摸了摸口袋,里面一分钱都没有。他打量着橱
我一个箭步冲进厨房,拿起一个盆,往里面放了一些土豆泥、面、盐和水,搅拌均匀后把面糊倒进锅里,开始烙土豆饼。过了一会儿,饼的表面变成了金黄色,第一张土豆饼就做好了。我尝了一口,却立刻“呸”的一声把饼全吐了出来——盐放多了,太咸了!我决定改良配方,减少盐的比例,重新开工。这一次,厨房里终于飘出了土豆饼的香味儿,第二张饼出锅了!我尝了一下,又鲜又香的土豆饼,好吃极了。  [摘自北京市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在一片贫瘠的原野上,一棵大树傲然挺立着。它的周围都是一棵棵毫不起眼的树,比它矮了一大截。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一只小鸟唱着歌,飞到大树上休息。突然,小鸟拉屎了,鸟粪掉在大树下。鸟粪中恰好有一颗种子,它睁开双眼,发现自己终于有了新的归宿,兴奋地对大树说:“您好,我很高兴能成为您的邻居。”  大树听了,不屑一顾地说:“哪儿来的小杂种,滚一边去!你这鸟粪中的臭家伙,也配当我的邻居?”  种子听了,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