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E =BL-v去解高考压轴题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cf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第25题是一道压轴题,考查内容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功率及能量守恒定律.现用推论导体转动切割磁感线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去解此题.rn1 基本公式的推导rn如图1,设直导体棒长ab =L,绕ba延长线O点垂直匀强磁场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经At时间转过△θ,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其他文献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是一门精湛的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地去钻研、去创造.运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能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热情,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多媒体技术资源丰富,能为物理课堂教学提供真实的教学资料,把精致的文本变为生动活泼的视频,并能模拟甚至再现各种生活场景,让物理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不断转变学生的物理学习方式,利用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实
在高中物理中经常能够发现数学知识的影子,因此在高中物理中运用数学知识不仅能够快速的解决物理问题,还能简化物理问题的求解过程,加快解题的速度,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有着极大的辅助作用.学生通过把数学图象和数学函数等知识应用在物理的学习中,还能把数学和物理灵活自如的进行转化,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数学知识在物理中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了解运用数学的价值和意
期刊
为了使学生顺利理解并掌握其中的物理精髓,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可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之效果.但有些教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用多媒体课件代替实验、代替黑板、代替练习与反馈,有时看似很现代,但如果长期采用这样虚拟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就违背了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认识规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到底什么时候应用、什么时机切入多媒体信息技术,才能达到充分发挥其优势的目的?本文
《考试大纲》关于物理学科要考查的“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这样叙述的: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追及、相遇问题的处理中,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数学手段,达到巧妙求解的目的,本文就此进行粗浅的举例分析.
期刊
下面是一道2012年湖北省宜昌市的中考试题,在给学生训练时,学生给出了三种答案,而且三种答案数据相差较大,似乎都合理,解题过程如下:  原题某小区装修需要照明,施工人员用两根长均为200 m的铝导线将一盏“220 V 500 W”的电灯接在照明电路上.晚上八点施工时,施工人员发现该灯光较暗,于是他用仪表测得该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为200 V,已知铝导线每米长的电阻约为0.02 Ω.(计算时不考虑温度
《中学物理》杂志2014年第9期刊发了一道斜面上平抛问题的简单解法,笔者看后觉得计算过程本身没有问题,确实也比《中学物理》杂志2011年第10期刊发的一篇运用三角函数求解斜面上的平抛问题解法简单,但笔者觉得此道题是平抛运动的常见模型,也是平抛运动中众多二级结论中之一,如果熟练掌握此二级结论,甚至口算都能正确解答.  以上介绍了一些解决运动学问题常用的数学方法,旨在说明物理问题的解决不仅要求学生理解
期刊
拜读《中学物理》2013年7月号所刊《选用适当物理知识巧证数学定理和结论》一文(以下简称“原文”),欣喜之余,冷静思考,存在一些疑惑,现提出来和原文作者商榷,并就教于各位同行.  证明三:重心定理——三角形顶点到重心的距离等于该顶点对边上中线长的[SX(]2[]3[SX)],要用到的物理知识:根据力矩平衡求合重心.  证法如图2所示,假设在△ABC的三个顶点处分别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B、C两球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学报对高校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高校科研平台和展示实力的窗口,已经成为衡量高校品牌的标杆。因此,提高高校学报质量,增强编辑素质就成为高校学报的重中之重。本文对现阶段高校学报编辑应具备的素质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阐述,并对高校学报编辑素质的优化途径进行讨论,为打造优秀期刊提供新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学报编辑;素质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识码
在初中科学竞赛的培训中,对于同一道习题的二次开发在学生思维拓展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同一道习题的二次开发存在很多的角度,可以从习题的一题多解入手,可以从习
2014年的物理高考的考试题型有选择题、实验题、填空题和论述题等.其中,选择题有鲜明的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覆盖较为广泛的内容,特别适于物理基础知识的考查;评分迅速,客观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