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的瓶颈与突破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dgfhd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较多学生的作文多的是“脸谱化”,少的是个性化,因此,为了改变学生缺个性、无情感的写作现象,突破作文教学的“瓶颈”,我们提倡学生关注生活,关照自我,写性情文章。
  关键词:关注生活;关照自我;个性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077
  新课程标准使中学作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不解决扼制中学作文发展的瓶颈问题,作文教学现状还是无法突破和发展。首先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较多,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对一些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和创新型思维,避而不见,有时甚至抵制,导致学生习作均采取中庸之道,写作模式化,缺少个性,创造力、想象力丧失殆尽,较难出现精品。那么,我们该怎样去改进,才能打破越写越没劲的魔咒呢?笔者就教学中的体会淡淡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关注生活,加强生活的本位意识
  生活是色彩斑斓的。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远离社会,远离自然,远离生活的现象严重堵塞了写作之源,导致学生闭门造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生活这一源头,学生的作文将是无本之木,一潭死水。
  叶圣陶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阿瑞提认为,每个人心灵当中都贮存着他对其所生活世界的体悟和感受,即“内觉”,它的开启在于外界的条件与因素。
  这些理论都启发我们,要将作文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土壤之中,培养学生时时刻刻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表达生活,善于采撷生活中丰富的素材,从而达到“以小见大”地剖析事物,做到胸中有丘壑,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正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应该是写作的一个规律,体现“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真理,也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寻“下锅之米”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二、关照自我,加强自我的本真意识
  人生是奥妙无穷的。关于生命的课题可分两类:物质的追求和生命本真的回归。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生命太容易迷失自我。
  英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当某种感情被完美地表现出来时,这件艺术品是优秀的;当某种感情未被完全表现出来时,这件艺术品是粗制滥造的;当一件艺术品未表现出任何感情时,这件艺术品是低劣的。”作文就是一种雕刻艺术,让学生雕琢心中的天使。
  文贵于情,只有真实而细腻的生活感受,才能写出真情。从真善美的审美角度看,优秀的文章一定是闪耀着可贵的真实美的文章。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记得舒婷写过“你表达了自己,你才获得了生命”,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让学生懂得怎样抒情,怎样议论,而不是无病呻吟,从而形成审美情趣的独立性,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给生命留下最纯真的澄澈,走返璞归真的作文之路。
  三、多管齐下,突破作文教学的“瓶颈”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认为突破作文教学瓶颈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在作文的教法上形成一个体系。一套独特的教法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能展现学生的个性和才华,使全体学生在接受作文教学和训练时,能最大限度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这一体系的建立是个漫长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过程,笔者试图从下列几个方面阐述这一体系的雏型。
  其一,题目的虚化。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最传统的作文题目是一件小事、一个人物,对写作的要求大多是人、事的崇高之处对作者的感动和激励。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这类题目进而演化为最让我感动(伤心……)的××、我熟悉的××在一定程度上,这类题目贴近了新课标的要求,但细细推敲,这类题目是一件小事、一位人物的翻版。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在一件小事、一位人物的作文训练中麻木。在教学中,作文教学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求教师将命题淡化,由学生自拟题目,写某种体验、感受、人物和事件,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可以使学生的触角伸展得很广,想象力得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也增浓,同时,也能激发教师评改作文的主动性和兴趣。
  其二,构思多样化。在习作中,大多数学生一般只喜欢根据教师或作文题目的要求,拼凑成文,以应付作业或考试,很少在构思上下功夫。其实,一篇优秀的作文,总是在构思上闪烁着迷人光芒,所以作文教学体系的建立关键要教会学生在构思上下功夫。构思通常有逆向式、象征式二种构思方法。
  逆向构思是构思出新的一种常用方法。逆向构思就是在作文中反弹琵琶,反其意而用之。强调逆向构思,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从与材料内容或题目相反的角度去思考分析,从超出一般常理的角度来确定文章的主题,提出独到的见解。如“ 灯蛾扑火,自取灭亡”,常被用来喻指一切恶势力的可耻下场,而赞美革命者的壮举,其喻义又成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内涵。同样,“春蚕到死丝方尽”是褒赞;“作茧自缚”是贬斥。逆向构思在不违反时代精神,不违背科学常识的前提下,是对思维定势“的 逆转”,它在辩证法原则的指导下,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开拓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构思的多样化还可与文体的多样化结合起来,通过故事新编、寓言等多种文体来进行与众不同的构思,使作文更富新颖性。
  其三,选材以情见长。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材料,才能给文章输送新鲜的血液,文章才会充满生机活力。选材要以情见长,并不是要求学生在作文时一味地拔高情感或伪造情感,无病呻吟,只有真情,才能打动读者。
  选材要以情见长,首先要教会学生善于在平常的材料上挖掘出人物的深厚情感。在平常的作文中,我们要立足于一些平时貌似普通的小人物、小事情,从中发现他(她)们身上或事件中与众不同的地方,哪怕只是一点点闪光的地方,变换思维角度,拓宽思维空间,把它放大,从而使材料中渗透着作者的深厚情感。如写母爱的文章举不胜举,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但是,近年来,在网络流行的一篇美文《疯娘》却将母爱的伟大推向顶峰,母亲是疯子,无人能尊重她,儿子也觉得她丢了自己的脸,为了摘几个儿子认为甜的野山桃,母亲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平常对疯子的感觉是厌恶的,但一篇《疯娘》却让我们看出即使他们身上也有着动人的故事,教会学生从平常的材料中挖掘真情,可以消除学生长期积淀的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使其意识到平凡人物、平凡事件本身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其次,所选的材料要体现作者的真实情感。学生与作文之间的关系如同十月怀胎,学生笔端流露的情感应该是其在生活中长期积淀的反映,而不是为了作文而胡编乱造的文字。因此所选的材料中要渗透着作者的真情,这样的材料即使用平常的文字表现出来,也会字字透露着真情,从而成为一篇好的文章。如朱自清的《背影》,通篇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藻,却因为文中表现的深厚的父子之情,从而成为一篇至今仍然脍炙人口的美文。所以大凡一篇优秀之作,其中必定洋溢着真情。
  其四,要追求作文语言的个性化。学生应当通过大量阅读的启迪,对各种体验进行感悟,然后用充满生命质感和美感的语言来升华这种种积累,使学生的灵感在这字里行间跳跃。这样的语言才能体现学生的情感、心灵、生命及其生命存在的独特性。如长时期引发语文界讨论的孩子语“言水很活泼”这句话,就是富有个性的语言。在行文中,有时正是这一个或几个词的出现使整篇文章焕然一新,所以我们应当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参考文献:
  [1] 谢 佼.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09(S5).
  [2] 郭顶标.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目标[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7(10).
  [3] 张庆红.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指导[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4).
  (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四中 458000)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后嗜碱粒细胞增多患者的疗效及预后评价.方法 对1例伴AML1-ETO阳性AML患者骨髓样本进行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该例AML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原始细胞0.16,异常中幼粒细胞0.30,过氧化物酶阳性、氯醋酸酯酶阳性,免疫学表达CD34、MPO、CD33、CD13、CD19、CD.、CD117,细胞遗传学
目的了解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肌组织中心肌营养素-1(CT-1)蛋白的表达,探讨黄芪注射液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及糖尿病造模组22
目的 提高对Ph+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认识,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1例Ph+急性红白血病(AML-M6)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复习文献.结果 患者应用伊马替尼靶向治疗未缓解,联合化疗得到完全缓解后,即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现无病生存12个月余,合并局限性口腔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短串联重复序列复合扩增(STR-PCR)为完全供者嵌合表达,bcr-ab
摘要:合作式写作教学将写作过程视为复杂的心理认知和语言交际过程,提倡在写作过程中学习写作,强调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反复修改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写作前期准备、草稿及学生自检、学生互评、学生修改、教师评价和学生修改定稿六个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写作的全过程。它强调学生的写作主体地位,强调独立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并针对错误反复修改。可以说此方法是针对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病而提出的新的写作教学
目的 探讨幼年型粒-单核细胞型白血病(JMML)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JMM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经过.结果 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后明确诊断为JMML,给予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顺利造血重建,无病生存(移植后9个月余).结论 JMML是一种罕见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增生异常性疾病,具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但易被忽视而误诊;JMML预后较差,骨髓移植是唯一可以延长生存期的有效方法。
目的 探讨乌苯美司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及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的动态变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6例AM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用组以乌苯美司联合CAG方案治疗,单用组单用CAG方案化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外周血IL-2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13、CD4、CD8、NK和CD19的水平,评价两组治疗效果、WBC的变化、IL-2及免
国家新制定的“课程标准”深刻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注重学生的实践与交往合作,强调音乐审美体验与主动研究,倡导学科综合与多元化的基本概念.校园音乐剧正是打破常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栀蒡热毒平方有效组分中栀子苷、牛蒡子苷和黄芩苷的HPLC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方法血浆样品采用甲醇-乙腈(1∶1)沉淀蛋白,HPLC测定血药浓度。色谱柱为Diamon
目的 初步探讨FLAG方案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诱导化疗中的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初治原发AML患者63例,采用FLAG方案(氟达拉滨+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化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根据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WBC)、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免疫分型进行分组,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经FLAG方案诱导治疗1个疗程后,完全缓解(CR)55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