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设备利用率的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bgm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方高校实验室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提高投入与产出效益,是实验室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实验室基层管理者的角度,对影响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的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利用率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应用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和开展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支柱之一。[1]
  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飞速发展,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实验室建设规划不科学、管理薄弱,并因此造成仪器设备利用率低、投入与产出效益低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引起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查阅近年来一些文献资料,王松堂给出了高校教学类仪器设备利用率的评价方法,[2]王奇志探讨了影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的重要因素,[3]陈文倩等对高校教学实验室建设效益评价进行了研究,[4]更多的专家学者从学校资产管理者的角度探讨了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今后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但是,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二级学院、教研室作为这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之间的配合,对实验室建设与规划的科学与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实验室建设规划
  科学的实验室建设规划是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的前提条件。
  在实验室建设规划过程中,假如规划的制定者对专业培养目标缺乏了解,对实践教学所需要的设备条件把握不准,将会造成实验室建设目标不明确,并由此产生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或购置的仪器设备不能满足实践教学条件,最终造成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下面就实验室建设规划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相关问题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1.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01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目标。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变的主要任务包括深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革和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和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些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
  高校的核心工作是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科研、社会服务都应该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只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实验室建设目标才会明确。因此学院与专业教研室只有在熟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验室建设规划。
  1.2 实践教学所需实验室仪器设备条件
  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这些条件是实践教学的基础,也是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
  在这个环节,首先要求参加论证的人员熟悉专业实践教学项目的教学大纲,熟悉每个大纲规定的实践教学内容,了解实践教学内容所需要仪器设备的性能和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室建设规划的论证,最后根据规划论证的结果,结合专业学生人数,确定最终的仪器设备台套数。
  1.3 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条件
  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实践教学项目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等对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情况缺乏了解,造成实践教学安排不合理,实践教学没有充分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影响实践教学质量,也是造成仪器设备利用率低和实验室建设规划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相关实践教学及管理人员,通过对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的调查了解,将形成的数据与专业实践教学所需条件对比,所得结果将作为实验室建设规划的依据。
  1.4 实验室建设规划
  在调查分析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基础上,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所需仪器设备,既保证了实验室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避免因仪器设备缺少而影响实践教学,也避免了重复建设的浪费和仪器设备利用率的降低。
  实验室建设是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执行者,教研室作为基层的教学管理单位,他们所反映的问题更接近实际。学院将各专业的实验室建设规划汇总后,综合分析,对相近的实验室进行合并规划,确定最终的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
  1.5 预期效益
  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等诸多原因,各专业上报的实验室建设规划水分较大,如果管理不到位,采购设备超过实际需要,这也是造成仪器设备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因此,建设规划的预期效益分析尤为重要。预期效益分析既作为实验室建设规划论证的依据,也作为今后实验室利用情况评估检查的数据指标,以此来杜绝各学院实验室建设规划数据的虚报。
  通过这些工作,相关专业教师熟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对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实践课程体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实践教学及实验室建设规划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些必将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学校、学院、教研室三级实验室管理,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發挥了学校集中统筹的优势,避免重复建设。发挥了学院、教研室身处教学科研一线,了解实验室真实需求的优势,提高了高校实验室建设规划与管理水平。
  2 设备的先进性与适用性
  实验室仪器设备从采购到报废,有一个时间周期。如何在这个时间周期内,不因为设备落后的原因而影响实践教学,以及在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同时,实现投入的效益最大化,是实验室建设规划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保障所选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很多教学仪器设备的开放性不强,如挂箱类,大多只能用来完成一些验证性实验。由于设备的开放性不强,无法利用这些设备完成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无法完成一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大学生制作、工程训练、科研、社会服务等一系列设计性的实践项目,实践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无法提高,无法达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实践教学需要,组织相关教师自制和参与实践教学设备研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3 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项目的安排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结合度不够紧密,是造成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
  将相关实践教学项目与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对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将是否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作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答辩验收的一项重点内容。对于不满足条件的实验室,通过实践教学分析,找出原因,确定改进措施,为后面的实验室建设提供依据。通过这种必要的信息反馈,使得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更加合理,从而不断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4 实验室日常管理
  实验室日常管理内容较多,这里仅就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统计计算和实验室开放两项主要内容进行讨论。
  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统计计算,是评估最初实验室建设规划是否合理的一项指标,是衡量实践教学开展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改进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措施,改进实践教学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各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的统计方法有一定差异,作为地方院校,为了保证统计的可操作性,统计工作尽量简便实用,随着管理的深入,逐渐完善统计工作。
  实验室开放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验室开放项目主要包括学生自拟实验、工程训练、大学生比赛、教师科研等,学校、学院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要求所有的实验室开放基于对应的实践项目,便于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同时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5 结语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应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通过有效的管理,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提高投入与产出效益,这将是今后高校实验室研究的重要内容。
  实验室建设与规划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所有教学及管理人员的共同参与,通过不断改进,最终形成学校、学院、教研室三级实验室建設与管理体系。完善信息反馈和共享制度,使得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和教学管理更加紧密。让实验室成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成为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基地,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宏玉.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07):4-7.
  [2]王松堂.高校教学类仪器设备利用率评价方法与实践[J].实验研究与探索,2015(10):74-277+286.
  [3]王奇志.影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的几个重要因素[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0):25-27.
  [4]陈文倩,颜忠诚,蓝叶芬.高校教学实验室建设效益评价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03):252.
其他文献
摘 要:地方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有着自己的特点。问卷调查表明该类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实践证明,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英语專业;自主学习;学习策略  一、绪论  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教育界和心理学界都一直关注自主学习这一重要课题。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的
信仰观念在凉山彝族传统习惯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彝族民间许多矛盾纠纷从起因、调解、赔偿到结案与执行等无不充满着浓郁的信仰色彩。法律与宗教相辅相成。
摘 要: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比传统模式而言,在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在阐述中职学校数控车床实训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职学校数控车床实训的一体化教学有效策略,旨在促进中职学校数控车床实训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  传统模式下,侧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无法将所学理
摘 要:当前,大力发展BIM技术已成为建筑行业必然趋势。土木工程专业如何有效将BIM技术融入课程教学当中,辅助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成为提升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整体素质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土木工程专业传统教学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思路与路径。  关键词:BIM技术;土木工程;课程改革  随着建筑信息化技术(BIM)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革命引入建筑业以来,其以三维可视化、信息完备性、工作协同性等
摘 要: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与所处的时代有关,现在完全可以让先进移动通信技术服务于我们的教学,突破了传统机械实训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减少由于学生对机床的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传统教学模式;云教学;虚拟现实;科技教学  近些年我国制造业迅速发展,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生产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加工工艺水平也有较大提高。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中,作为高校在教授学生相应技能也应该与时俱进,让学生在
摘要:为了确保中国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安全运行,从环保理念、安全管理的内容、方式出发,拓展思维,构建了基于网格化管理理念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学院老师与学生互相配合,推广网格化管理理念,在新的模式下使学校实验室安全运行。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网格化管理  一、概述  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培养具有信念,道德,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已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任务。怎样才能不断完善和加强实验
摘 要:药物化学和药理学是高校药学类专业课程中两门很重要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部分交叉,适当的将药物化学知识融入的药理学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对药物的药理作用理解更深刻。  关键词:药物化学;药理学;教学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主要介绍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是高校药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药理学和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是药学类专业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