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敲门砖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uwe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环节,首先要从课堂的导入开始。笔者作为一线的中学语文老师深刻地了解到,想要给学生呈现一堂好的语文课,语文课堂导入极其重要。通过掌握多种课堂导入方法,以期达到最好的课堂导入艺术效果。
  【关键词】课堂导入艺术;导入方法;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图像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而这一套教学过程施行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的开头——课堂导入。
  不同的课文需要不同的课堂导入,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也需要不一样的引导。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课堂导入方法尤为重要。
  一、目标导入法
  目标导入法就是直接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教学重难点的展示来进入本节课学习的方法。一般用于初次接触某一新文体的课文学习。例如《看云识天气》这一课,学生初次接触说明文,什么都不了解,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这时老师直接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迅速抓住本篇课文学习方向。
  二、提问导入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重,往往几个小问题的提出就能引起学生对这节课的强烈兴趣。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可以这样问:“同学们,童年的时光是美好的,你还记得自己的童年吗?你做过什么有趣的事直到现在还念念不忘呢?”如此,学生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积极参入课堂,踊跃发言,此时再问:“我们今天走进鲁迅的童年,看看他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那么这节课就自然而然地进行下去了。
  三、题目导入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语文而言,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对于某些课文而言,特别是一些古诗词,题目就包含了课文的关键信息,透彻地了解了题目,也就为了解这篇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如此。还有的题目是全文的行文线索,能够通过题目来把握课文的全篇,例如《羚羊木雕》和《紫藤萝瀑布》。
  四、作者导入法
  在课堂导入中,介绍作者能起到知人的作用,把握好作者,为学生了解课文、理解文本打好了基础。例如在学《〈论语〉十二章》时,我们要给学生详细地介绍孔子,说说其弟子,才能让学生明白《论语》到底是怎样的一部书籍,才能帮助学生好好了解孔子的思想及文中所要传达出来的一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修身做人的理念,才能使课文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背景导入法
  通過介绍作者写作时的历史背景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情况,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与其思想情感之间的联系,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去把握文章更深层次的内涵。例如在学《马说》时,如果学生了解了韩愈当时的郁郁不得志,就很容易理解他通过千里马被埋没而表现出来的愤懑不平,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针砭和控诉。
  六、图片导入法
  很多客观的事物需要通过具体形象来感知,图像导入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导入,它可以加深学生对陌生事物的直观认识。例如在学《中国石拱桥》时,我会给学生展示大量的中外桥梁照片来提高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拱桥的概念,再通过中国古桥梁的图片加深学生对石拱桥的认知,最后通过卢沟桥和赵州桥的图片,正式导入本文的学习。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了,主动地投入到对课文的探讨中。
  七、视频导入法
  通过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生动形象的画面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兴趣的引导与激发下更好地把握与理解课文的主旨。例如在学《过零丁洋》时,我会放一段关于文天祥的小动画;在学习《观潮》的时候,我会放一段钱塘江潮的新闻片段;在学《香菱学诗》时,我会放一段《红楼梦》的电视剧,都获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八、音乐导入法
  音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可以通过音乐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情境中,使学生与课文文本产生共鸣,在这种共鸣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例如在学习《背影》时,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可以很好地引领感受到文中深沉的父爱,那种无论何时都为孩子默默付出的感动;在学《音乐巨人贝多芬》时,一首《命运交响乐》能带领学生了解贝多芬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
  课堂导入虽不是教学重点,但作为一节课的开始,导入的成功与否也是课堂展现的关键。其方法精彩而繁多,在使用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避免走进误区,起到反作用。教学艺术是为课堂服务的,我们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构建美乐课堂。
  附 注
  本文系河南省信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语文教学中课堂导入艺术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JCJY17235。
  作者简介:王彬懿,1989年,河南省信阳市羊山中学,中小学二级教师。
  (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一直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技巧,是所有初中语文教师尽力思考的问题。作文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直观体现,能够直接体现出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高低,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丰富学生的写作技巧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丰富学生的写作技巧,本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基础,选取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教材当作
众所周知,苏轼爱吃荔枝,甚至于“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真肯为了吃荔枝,长留岭南吗?   在另一首诗《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里,苏轼将荔枝夸得花里胡哨,红皮白肉说成红纱玉肤,将其味道比作江瑶柱、河豚肉,是形容其优雅鲜美。结尾更说:“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我生来本就是为了能吃上一口,当官久了,早已经看轻了莼鲈之思。   ——莼鲈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小学作为学习的重要阶段,我国大力推广培养全能型人才,要求学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就有关经验和所学的知识,对小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引领,让学生开心学习,快乐成长开展教学情境的设计以及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教学设计的方法进行简要阐述,对合理运用激励,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生;兴趣
季羡林96岁,只有一只眼睛有视力,每日清晨四时起,坐在床上拿只放大镜,用钢笔写“比较文学史”。手边一本书也没有,不用查资料,“写了一辈子,我就是干这一行的”。  医生不让他下地行走,骨髓炎,据说是跟十几年前一件事有关。  那年他78岁,要去开会,发现被锁在家里,1.8米的高度,他比划一下自己1.72米的身高,就跳下去了。后来检查骨裂了。  同去的女孩说“哎呀”。  他带点儿炫耀的自嘲:“有点儿冒进
山谷底端的临时火葬场,是一个仅开垦了灌木和草丛、掘起浅层土的简易火葬场。在那里,我和弟弟正用木片翻弄着散发出油脂和灰烬臭味的柔软表土。山谷已被日暮的雾气完全覆盖,那雾气清凉得仿若林中涌出的地下水一般。我们居住的小村庄,坐落在斜向山谷的山腰上。村落四周包围了一圈石头铺设的道路,葡萄色的光芒正倾泻其间。我伸了伸一直弯着的腰,无力的哈欠令口腔最大限度地膨胀开来。弟弟也站起身,在打了一个小哈欠后,冲我微笑
近现代·孙文(孙中山)   孙文(1866-1925年),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中山,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多年封建帝制。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5年在北京病逝,生前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孙中山先生并不是以书法家著名,但其书法有着不同寻常的韵味,结体紧密
如果孔子可以穿越到后世,他会选择哪个时代?  在孔子的时代,他能想象出来的最佳政治秩序无非就是西周式的封建制,你当然也可以说这是某种意义上的“统一”,虽然分封了上百诸侯,但总归有一个“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周天子。孔子在那个时代所有的政治不满可能都来自周天子地位的沦落,以及诸侯在领土与礼制上的种种僭越。  如果孔子可以穿越到之后的任何时代,他最喜欢的应该不是秦汉唐宋这样的大一统帝国,没听说过也就罢了
编绘/张帆
期刊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和学者认识到了语文学科教学不应该单纯地去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而应该从基础知识讲解传授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综合素养。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讲,通过教材课后习题的练习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实现对于知识的有效掌握;另一方面,又可以从实践中不断总结口头表达的技巧,实现高年级学生语文口头交际能力的
給女兒拍这样天马行空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