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后中学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aikan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后,我国的教育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作为基础课程之一的语文课,同样也面对这一转机,如何才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最佳效果,对于此问题笔者在本文提出了一些基本观点。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素质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1-0077-0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作为我国中小学开设的最主要的课程之一的语文,是关系到全面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一、语文教育必须纳入素质教育轨道
  
  1.强化德育渗透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各个教育环节中,使学生既掌握学科教学内容,又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也可利用一些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电影、电视、VCD碟片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比如多看看汶川大地震的报道,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强盛和国人的团结。这样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精神文明的熏陶。
  2.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科学、社会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国的语文教材是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实际,结合知识的难易程度等特点来编排的,而教材本身内容涉及到文化和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学好这些知识。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新课程改革后,中学语文教师就应指导学生积极开展人际交往,提高交际能力,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语文教师还必须配合学校及班主任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提高心理素质。
  
  二、改进教学过程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没有教学改革的课程改革,最终结果充其量只能是局限于教科书的更替,导致“穿新鞋走旧路”、“贴着现代化的标签”。新课程围绕教与学两个方面,探讨教学规范的转型,重新对教、学、教材、教师与学生下定义,坚定不移地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纲要》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整、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同时倡导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三、师生角色观念的转变
  
  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习活动,教学行为的中心是学习行为。教育者在教学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感知提高能力。课堂的重心是学生充满生命活力与个性张扬的学习。教师是课堂的策划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需求的提供者、学习质量的评价者。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讲述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成了教学的主宰,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目前,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是教师因循守旧,常以成人化标准、方式方法去对待学生发展中的问题,给很多学生带来有害刺激和情感的伤害,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其实,教师和学生在生命地位上是平等的,所以在新课程改革后就要求语文老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和帮助。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实际,不要把自己当“圣人”或者高高在上的“权威者”。
  
  四、培养创新人格
  
  人格是师德的集中体现,只有人格才是把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统一起来的价值的本质所在。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取得杰出成就的精英人物的研究表明,人格中的非智力因素是成功的关键。非智力因素的总合,在最佳状态下形成某种独特的人格魅力。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育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要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理所当然地成为新课程改革后素质教育目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语文创新学习,是对学生成长的很高要求,说到底,是对语文教师的很高要求,更是教师的责任。我国的中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研究性创新学习几乎看不见。通过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与“学习”及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等有关文件,对于已经起步很晚的我国中学生的语文研究性创新学习来说,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培养研究性创新型人格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周炳慧.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课堂教学形式的讨论.教育探索,2002(5):42
  2 钟启泉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陈思嘉.浅析新课程改革后的中学素质教育.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1):32
  4 雷相远.浅谈科学的师生角色观念.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4):25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已成功地实现了从制造业小市向制造业大市的历史性跨越,但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原本以低附加值和低层次技术为主的发展路子难以为继。本文着眼于温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研究温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温州 转型升级 生产性服务业 优化对策  国际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发达的服务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期刊
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依托初具集群形态的产业聚集区,通过政府引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布局资源和要素,推动关联企业、专业供货商、专业服务商等相关企业
剪力墙结构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工程中常用主体结构,该结构在应用中能够为建筑整体提供良好稳定性.高层建筑作为建筑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类型,对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要求较高,应用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日趋加快,市政工程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市政施工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它是一切工作的根本,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广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和经济管理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雄安发展研究智库正式成立暨京津冀协同发展学术论坛”在北京召开。社科院课题组和相关专家表示,雄安新区应打造中国特色住房制度新模式,要在当地建立多元化的住房产权制度。未来在雄安新区发展的初期,仍然要對房地产市场实行严格管制,同时加强与京、津的区域联控,打击恶性炒房、哄抬房价行为,防止房价失控
期刊
4月20日起,原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统一以海关名义对外开展工作,在旅检监管方面,旅客进出境由原有的8个环节整合优化为卫生检疫、申报、现场调研、查验、处置5个环节.环节的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