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后进生高考化学复习的几点建议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eabo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后进生是指在应试教育中,按应试成绩百人制排名在四十名以后的学生。他们人数众多、影响面大、是决定教育成效的一个主体,绝不容忽视。客观环境中,他们真实存在,是令老师头疼、家长痛心、社会无奈的一个举足轻重的群体。若这部分学生在学业上有所突破,其“合力”是惊人的。其实他们也想上进,也希望自己有个好成绩,甚至在他们学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因要上进而处于一种备受煎熬、身心疲惫的状态。但可能因行为习惯、人生规划、方式方法、奋斗意志等,他们的成绩毫无起色。仔细分析这些学生,他们往往处于一种严重“内耗”的状态。现结合本人十几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就中、后进生高考化学复习提出一点建议,同时也期望能给其它科目的同行予以启示。
  一、方法
  中、后进生要想在最后一年的复习中尽可能弥补过去三年的亏空,是有一定难度的。在下大功夫、大力气的同时,方式方法的科学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如下:
  1.方向选准,学会放弃
  高考化学涉及两本必修,一本必选,三本选修。在此不能面面俱到,应与取舍。除必修和必选外,对于选修专攻一本——《有机》即可。其它两本主动放弃。此外,对于平时习题中的一些偏、怪、难的题目及高考不考的题型不要耗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学会放弃,否则既浪费精力又伤害自信,得不偿失。
  2.配合教师,谦虚耐心
  有些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与任课教师的思路不一致:嫌其快或慢,难或易,不跟教师走,自己看或找人辅导,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1)再弱的教师其对《教材》的理解、对《考纲》的把握是高于学生的。(2)找人补课或辅导仅仅是对知识掌握的一种弥补。正所谓:人靠每日三餐才能维持生命,靠输营养液只能解一时之急。每次化学课均应认真听、详细记、仔细“嚼”,逐渐积累均会有益。
  3.加强锻炼,劳逸结合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的身体是学习的前提。高考复习有效时间也就270多天,要保证经常有好的状态,就该注重适当锻炼身体、合理休息、加强营养、劳逸结合。争取少生病或不生病。
  4.注重效率,避免“内耗”
  学一小时要有一小时的作用。当学不下去或不想学、无状态时,可以适时停止,看看其他科目,想睡就干脆休息,避免一种“耗”、“熬”的境地。
  5.协调发展,统筹把握
  高考化学,从《考纲》出发,各章节从基础化学方程式、概念、公式、原理出发,先死记硬背后逐渐应用,最后达到理解掌握。应把上述四本教材当做一个整体来学,避免厚此薄彼。
  二、心态
  心态决定成败。要保证一年复习成效显著,心态至关重要。
  1.自信
  对于中、后进生要在不到一年的高考复习中使化学成绩有所突破,难度是有的。但千万不能头顶一个“难”字度过一年,要克服“愁”的心理、克服恐惧的状态。别人能学好,我为什么不行?无怪乎四本书,400多页汉字写的东西嘛。决心下大了,背也能背会,更何况该死记硬背的累加起来也不过八开纸单面四页罢了。
  2.上进心
  没有投入不可能有回报,不要想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对于中、后进生,我们已经落后别人了,要在一年复习中有收获、有成效,就必须要敢于付出更多,要下大决心做好打硬仗的准备。言行一致,把想法、口号付诸实施,强迫自己去干!(1)勤。勤是一种态度。要完成这项重任,它是前提。(2)动。动手,不能光看看、听听就行了。拿起笔去推导、演算、写出来、画一下,直至得出最后的结论。这是方式。(3)思。总结、反思。要有质量、有效率的进步,就要有“脑子”。反思就是一种长“脑子”的有效途径。(4)巩。巩固。虽有四本教材,但每隔三周左右应把前面复习过再巩固一下,避免时间长了形成夹生饭或全生饭现象。
  对于上进心,必须且必要。好好投入还要看效果怎样,没有投入根本不可能有回报。这项是整个策略的核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一定要付诸实施,确保言行一致。
  3.自欺欺人
  在精力够用,身心还行的情况下当学习遇到难度、不想学、不想做的时候,就要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自己哄自己:听听老师讲的课,做做讨厌的习题。再不行,还要硬着头皮顶下去,逼着自己去行动。
  上述是从“软件”上提的一些策略。“硬件”方面应该具备的具体行动如下:
  三、一轮垫底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大约180多天,是整个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的基础,决定整个备考的成败。在复习中应注意:
  1.扎实基础,确保入门
  将四本教材中的基本化学方程式、概念、公式、原理自己动手摘抄、整理,强化记忆。对这部分内容,别无他法,必须记,必须会。可适当参考教师意见,把握重点。
  2.细过课本,系统整理
  对于中、后进生,四本教材可能量大。要善于从中汲取,整理体系。教材虽然看的细,但其框架、核心、精髓有限。教师也可适当引导学生整理,忌东拉西扯。
  3.配套练习,应用巩固
  掌握的如何,理解与否,练一下就知道了。练习不单是检验知识掌握的一种手段,也是提高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此关键是:(1)保证练到位,动手参与。(2)习题选好。量不在多而在精,题不在难而在恰。有的放矢,讲啥练啥。其题型、问法也争取与高考一致。
  四、二轮提升
  1.自己归纳,由厚到薄
  在一轮的基础上,若各项落实到位,中、后进生是会有很大进步的。为进一步提升能力和他们的自主创新精神,提倡中、后进生自己从教材中归纳,将主干知识梳理出来,由厚到薄。
  2.模拟演练,真题强化
  整个二轮复习,也就60天左右,与高考愈来愈近。其习题也应贴近高考,注重精选,举一反三。在练的同时,注意时间、正确率、得分率,逐渐与高考贴近。对于一些好的真题,部分中、后进生可能不完全理解。对于这部分学生,不能在题目的数量上有所要求,争取讲一道会一道。在此,也是分层次教学的一种提法。我们的愿望是好的,但学生也有个体差异性,不可能整齐划一。一轮时,可以统一要求。但到二轮,特别是二轮的习题,应该分层次要求:该突分的突分、该上线的上线,只要保证有效,不磨洋工即可。
  五、考前回归,查漏补缺
  至此,距高考也就20天左右,对中、后进生大框已定。此时该做的是:(1)回归课本。一页页往过翻,查有无不理解、不知道的公式、概念、原理否,一旦发现及时处理解决。(2)翻阅旧题。对近一年来做过的旧题进行翻阅。只要有思路,会做的不必动手,放过。一旦印象模糊、忘了、不会的必须动手或请人讲解直至恢复理解。在此,对于高考,我们不奢求超水平,只要正常发挥,不失误,少丢分即可。
  我相信,虽然仅剩一年时间,只要能从上述策略出发,有决心、有恒心地去执行,哪怕基础再薄弱的学生一定可以考出令自己惊讶的成绩。相信自己,你还有机会扭转乾坤,一切俱在行动中!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有这样的描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由课程标准不难看出,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背景当前,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在强基层、建机制的基础上,破解分级诊疗困境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新形势下患者诊疗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并科学有序地引导患者分级就诊,尤其是要合理分流大医院的门诊和住院患者。目的(1)了解合肥市某三级综合医院患者就医过程中选择诊疗机构的行为、意愿、原因、对分级诊疗相关政策的知晓情况和知晓途径以及患者诊疗机构选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不便。(
摘要:“情境化”教学是新课改理念下推出的有效教学策略,本文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设恰当教学情境、结合学习内容,布置“情境化”作业探究了如何在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境”  关键词:情境;初中科学教学 ;应用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情境化”教学是新课改理念下推出的有效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是指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文的内容,设置并再现真实的情境,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所要学习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