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远程监控技术与油田信息化管理

来源 :大科技·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Y5123553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中,人们为了持续提高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功能,则将控制系统与网络系统有效融合,从而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达成远程监控。在目前油田管理中,为了有效运用油田局域网资源,则会将远程监控技术使用在内,达成油田的信息化管理。本文透过分析远程监控技术,探讨油田信息化管理的相關标准。
  关键词:远程监控技术;油田;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4-0276-01
  引 言
  在网络技术的不断运用、普及与深入下,在油田信息化的标准中,油田局域网所需的各类管理信息及数据不断增加,从而提升油田局域网的应用水准与运用效率,令其有效展现信息高速公路的效用。在自动控制技术发展中,令油田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令自动控制系统内的各类生产数据可以有效引进局域网中。将自动控制系统与油田公用信息网相结合,能够达成油田信息化管理。
  1 远程监控技术
  监控技术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根基,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监控系统相融合,以此在远程生产时,监视并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在远端生产时,所采用的远程监控计算机软件、硬件系统,被称作远程监控系统。当前,在油田管理中,大多依照油田生产的真实状况与特征,运用自动控制系统。在控制管理油田通信局域网信息时,人们可透过远程监控技术,控制管理整个油田厂的生产状况,以此完成油田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不但显著提升油田管理的水平,显著保障了生产的效率与质量。
  在时代的发展中,自动化控制技术愈发被人们所运用,为了有效提升工作性能,人们也将诸多先进科技使用其中,以此提高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功能。在油田企业管理中,自动控制系统的运用,不但完成了企业管理的远程控制,还令企业总体管理的经济效益获得提升。可是并非一切油田企业的远程监控方式均相同,在管理油田企业时,应当依照油田的实际状况,给予远程控制管理,从而达成油田信息化管理,保障人们在现场生产时,能够将控制网络与企业相结合。若想完成油田信息化管理的远程控制,则需依照以下标准给予远程控制:①应当确保现场远程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②在企业局域网中,控制访问相应的数据通信系统;③创建相应的虚拟通信关系[1]。
  2 油田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2.1 提升决策指挥系统的效率
  运用信息化管理能够监控油田生产内的所有环节,从而可以有效监控生产,提升分散采油井的管理工作,以此最大限度提升总体运转能力与经济效益,处于长远角度而言,信息化管理以无人监控为条件,达到解放劳动力的目的。
  2.2 提升油田开发生产管理能力
  对油田比较分散的范畴,信息化管理可以展现较强的管理功能,能够运用油田内的各场站与油井当前的信息控制管理油田企业内的所有油井,使用通信网络与局域网络监控现场信息与生产状态,从而保障生产设备的总体把控,最大限度完成资源共享,以此提高油田总体管理程度。
  2.3 提升生产的安全性
  油田信息化管理时,对所有生产点给予监控成为最主要的方面,为油田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提供信息,在这些信息中,及时给予解决,以此最大限度确保生产的安全性,油田管理人员获取有效信息,以此为基础及时进行决断,从而有效处理事故与故障,完成油井生产的程序化,保障管理区域的安全稳定。
  2.4 减少工作劳动强度
  信息化管理成为现代化与自动化的一个主要标识,信息化管理可以降低管理人员的活动,降低管理人员的操作内容,对有些比较成熟的环节,还可以实现无人值守。在实际使用中,信息化管理可以令油井自动选井、开井、停井,从而最大显著缩减成本。
  3 控制网络与企业网的结合
  控制网络和企业信息网的融合包含两种结构,则为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与因特网结构。因特网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将控制网络与因特网相融合,能够将工业现场被控对象的工作状况与实时数据与WWW相结合,再透过计算机网络将各种实时数据、曲线、画面导入Web服务器,通过Html文本方式进行发布。当前,源于因特网结构的远程监控还无法完成控制系统标准的实时控制,若想完成实时控制还需持续提高因特网技术与控制方法。
  更加符合油田运用的、并且技术也极为纯熟的则为源于C/S结构的远程控制,此结构作为80年代后半期源于计算机局域网发展之物,较符合油田自动化控制与企业网建设。比如油田普遍运用的TDC3000集散控制系统,其局域控制网络使用令牌结构,各类重要控制设备直接衔接于LCN的子网中。UCN作为一个安全性较高的过程控制网络,其衔接控制的载体传递器带辅助总线,UCN可以运用于网络设备相互间共享数据的点通信,可以令控制方案最大化协调。此网络还能够支持UCN时衔接装置与LCN模块区间的有效安全的实时通信。所以,只需PC机网络与LCN衔接,透过LCN则能够有效调用UCN中的各类设备数据。
  在工程运用中,油田在实验站中透过局域网完成了远程监控。此技术运用Windows NT内的远程访问服务功能与Win95Plus内的RAS功能,使用Visual Basic及Delphi当成编程语言,研发了C/S服务器端应用程序。此系统能够透过局域网远程监视对系统各生产时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与报警数据给予控制,可以远程判断并维护控制系统,包含阀位故障、泵故障、搅拌器故障、仪表故障乃至软件中故障的判断,从而达成远程下装、修改控制系统PID参数,并实现流程切换,从而强化维护并管理现场控制系统,提升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2]。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油田管理中,人们为了达成油田的信息化管理,则将远程监控技术使用其中,以此控制管理油田局域网的信息资源。在时代的发展中,人们将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用其中,从而显著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透过编写与不同软硬件设备相符的C/S应用软件,能够令远程监控技术运用在状况繁琐的各类控制系统中。有效运用油田局域网资源,令现场数据快速正确上传到生产指挥与管理部门,以此有效为高层次人员在生产管理及决断指挥中提供服务,令油田自动化控制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相融合,令信息化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 荣.油田远程监控管理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2):15.
  [2]宋新芳,张秋菊.Oracle SQL计划管理技术在油田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5):83~84.
  收稿日期:2018-4-14
其他文献
2021年,这位机器人探测器将联合好奇号探测器共同探索火星,并有望盼来由中国、欧洲和俄罗斯建造的轮式探测器同伴。美国宇航局(NASA)下一台前往火星的探测器已经被命名为毅力号(Perseverance)。此前,该探测器一直被称为火星2020。自2019年夏天开始,NASA发起了"探测器命名"的征文比赛,毅力号是此次比赛中胜出的称号。从幼儿
期刊
自大岗山水电站水库蓄水以来,从2015年10月开始,水库区郑家坪斜坡中部及前缘出现沉降、开裂现象,并在局部地段发生小型崩塌。在水库蓄水与其它不利工况下,其变形破坏可能进一步加剧,最终形成崩塌或滑坡,将会危及交通、水上作业、水利工程等安全。本文对郑家坪边坡变形体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勘探,基本查明变形体的工程地质条件。然后,对其变形破坏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对变形体的
受“5.12”地震影响,位于北川县擂鼓镇的五星沟泥石流沟域内产生了大量的山体滑坡和崩塌,并在强降雨影响下,暴发了大型泥石流。若再次暴发泥石流,将直接威胁到沟域内居民的生
车架作为汽车的承载基体,安装着发动机、传动系、转向系、悬架、驾驶室、货厢等有关部件和总成,承受着传递给它的各种力和力矩。深入了解车架的动静态特性是车架结构设计、改
大地电磁测深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勘探地球物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地下水勘探、工程勘探、海洋资源勘探等众多领域。它以天然交变电磁场为场源,通过对地面电磁场的观测,从而获得地
本论文针对“采动影响下上覆煤岩物性演化及其地质-地球化学机理”这一核心问题,以多煤层发育区黔西珠藏向斜为研究区,在相似物理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揭示了多煤层区采动过程中上
随着数字化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直接数字化控制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针对数字/伺服阀控压力系统的控制方法。本文针对以往使用气动控制阀的一些不足之处,在转板式气动数字阀的基础上,改进设计其关键结构,全新设计驱动控制电路板,有效改善其气压特性及可控性。对改进型转板式气动数字阀进行了特性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转板式气动数字阀开、闭环可控性良好,输出气压较为稳定理想。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针对
在充分调研和运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地质、测井、录井、试油及地震资料,对地层油气藏定义进行重新总结及分类,对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典型地层油气藏进行解剖,并对乌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