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板技术辅助的课堂教学探索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jklm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7页“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目标】
  1.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的方法,让学生推理归纳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2.利用平板技术,及时反馈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究实验,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实验信息,并提升观察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出问题
  教师出示三角形。
  师: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
  师:请你上来指一指。(师介绍内角)
  生: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生: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
  生:三角形按角分可分为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
  师:刚刚同学们说三角形有三条边,那么这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生: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师: 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关系。那三角形的三个角之间会不会也有这样的关系存在呢?
  生:会。
  师:那我们把“边”换成角来读一读。
  (1)三角形的任意两角之和大于第三角。
  (2)三角形的任意两角之差小于第三角。
  师:你们觉得可能吗?
  (设计意图: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然而大部分学生其实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学生的探索欲并不是很强,而笔者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其实是三角形三个角一个固定的关系,因此,从三边关系引到三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三角的关系有更强的学习研究的欲望。)
  二、动手实践,深入探究
  (一)分组测量
  师:这些都是同学们的猜想,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应该来验证一下,你想怎么验证?
  生:把三个角的度数量出来,再算一下。
  师:你们觉得他的方法可行吗?那么在用量角器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课件演示量角器量角的过程)
  下发任务:第一大组同学测量所拿的三角形的最小角A,第二大组同学测量所拿三角形的第二个角B,第三大组同学测量三角形的最大角C。
  (设计意图:测量的方法是学生最先直接想到的,既然量就要量到实处,量得真实,那么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工测量,无疑是一个上上之策。)
  (二)数据汇总,发现问题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输入Excel表格,如表1所示。
  师:你想先验证哪一条?
  生:任意两角之和大于第三角。
  师:怎么来验证?怎么计算?是不是每两个角都要加一下?
  生:只要把两个较小角加起来跟最大角比较。
  师:你的想法真厉害,老师已经根据你的想法帮大家算好了(出示表2)。
  师:你看懂了吗?
  师:现在你觉得这个猜想成立吗?
  师:接下来我们验证一下第二条猜想(出示表3)。
  师:你发现了什么?这个猜想成立吗?
  师:三角形任意两角之和大于第三角和三角形任意两角之差小于第三角,都不一定成立,那你再思考一下,三角形的三个角还可能有什么关系?
  生:三角形的三个角之和为180度。
  师:怎么有些是180度,有些不是?
  生:可能量的时候有点偏差。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Excel表格的数据汇总,让学生更清楚更直观地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数据整理计算得出之前所要探究的两种情况并非固定的存在,然而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和却是一定的。其次,在这个验证过程中,计算成了这个环节繁重的学习任务,而Excel表格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展现出来,然后利用大量的时间来巩固其他重点内容,有效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平板交流,优化验证方法
  师:那么量的方法可能会有偏差,那要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思考一下,并扫描第一个二维码,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并上传。
  (设计意图:应用平板互动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平板进行反馈,可以对学生当下的想法进行收集与共享,学生的参与度更广,收集的信息也更全面。)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多数的想法是把三个角剪下来,拼起来,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就是把三个角剪下来,并拼起来。
  师:为什么要拼起来。
  生: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个角的和,就是加起来。
  (四)动手剪拼,拍照上传
  师:那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并扫描第二个二维码,把你的验证结果拍照上传。
  师:你们同意这个同学的验证方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师:拼在一起得到的是一个什么角?这说明了什么?你们觉得这个方法怎样?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方法,不用剪也不用撕,你猜猜看怎么操作?(播放课件折拼过程)
  教师小结: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设计意图:运用平板对验证的方法拍照上传,教师可以收集到全部的信息,不会有“漏网之鱼”。并可以随意调取需要的教学资源进行当堂反馈。同时,学生之间也能看到相互的验证方法,可以更好地做到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三、练习
  出示练习: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度,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师:请扫描第三个二维码并上传。
  (设计意图:借助平板推送练习,可以实现批改的自动化,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应的反馈。同时,技术软件还可以迅速呈现学生整体的正确率和个体错误情况,让课堂反馈更具有针对性。)
  四、延伸拓展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并用量、拼等方法验证了我们的猜想,在验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量会出现偏差,可是同学们一起再来看一下,在拼角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
  师:其实,拼角要做到一点缝隙都没有,顶点要对得很准,角的边要完全重合,是很难的,所以在拼角的时候也可能会有误差。但是今天我们真的很厉害,能用这么多的方法来进行验证。还有什么更严密的方法可以证明它吗?
  师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在经历了实践操作归纳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后,打破学生的原有想法,让学生去思考更严密的逻辑推理作为延伸内容,给学生的思考留有余地。)
  【教學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意图是从三角形三边关系引出探究三角形的三角关系,让学生发现只有三角形的三角之和是一定的,并利用Excel表格、平板等现代教学技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猜想、验证等过程,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一、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师利用平板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由以前的被教师点名回答问题,变为主动积极地参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课堂气氛活跃。比如,在本节课中用剪拼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学生通过拍照上传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教师则可以很轻松地在系统后台点击预览,同时可以点击所需要的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放大投屏,对比学生作品,便于学生分析比较。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优秀作品能够展示,是对他们成果的肯定,他们会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快速统计,直观比较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计算可能会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而且比较枯燥烦琐。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Excel表格,当堂收集丰富的数据信息,并清晰有序地呈现于大屏幕上,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数据,快速计算,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对学生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可以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主地去观察比较,发现问题。
  三、准确分析学情,及时有效反馈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想得到学生答题情况的反馈,只能粗略地根据学生举手情况进行判断。对于某道题哪些学生出了错,哪些题学生错误率比较高等情况,教师如果不能及时了解,教学时就不能够准确把控。在平板进入课堂后,这个难题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一方面,通过问题研讨把每个人的想法记录下来并发送在平台上,便于教师快速掌握学生最全面、最真实的想法,及时开展有序的反馈教学。另一方面,把学生的证明过程通过拍照的方式快速呈现于大屏募,促使每一名学生都要积极动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又丰富了探究活动的成果,教师在丰富的学生研究成果上进行全面的点评与总结,提升教学效果。最后,通过作业的快速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个别还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精准化指导,以及时纠正其不当的理解,促使其掌握当天的学习内容。
  (浙江省桐乡市乌镇植材小学 314501)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已颁布实施10周年。10年来,幼儿园艺术领域的教育实践取得了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与解决的问题。对《纲要》的学习与宣传应常抓不懈,要因地制宜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正确处理“引导”与“自由”、“技能”与“创造”之间的关系,提高幼儿园艺术教育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0周年;艺术领域;反思;建议  【中图分类
据报道,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省素来以其绚丽多彩的饮食、音乐和舞蹈等文化而闻名于世,但除此之外,当地还有鲜为人知的、世界上最奢侈的蓄水箱——屋顶上的坦克。据悉,印度大部分地区都缺乏饮用水,政府会限时供水,因此水箱几乎是家家户户的必备之物。在旁遮普省的居民屋顶上,放置着形态各异的“装饰品”,包括坦克、舰艇、动物、足球等,甚至还有长得和人一样的模型,远远看去,仿佛是特制的艺术品。但实际上,这些抽象的“艺术
【摘 要】变式教学是中国数学教育的鲜明特色。变式教学常用的技巧有“反、跟、拓、跳”等。对这些技巧的灵活运用,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也有助于教学过程的不断创新。  【关键词】变式教学;教学创新  近几十年,关于“中国学习者悖论”的话题,大家一直很感兴趣。所谓“中国学习者悖论”,指的是一方面中国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相当好,但另一方面中国学生的“学习环境”却很差,如学生人数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等。
[摘要]幼儿的身份建构与游戏、绘画联系密切。研究者围绕力量、动力、控制及转变等,对两名幼儿的自主性绘画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幼儿运用绘画这一形式拓展和加深他们对“身份”理解的过程,并由此获得了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幼儿;身份;绘画;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9-0001-05    当下,许多学者将“身份”视作一个复杂
【摘要】对30位研究生教师进行调查发现,研究生教师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专业发展规划,难以发挥专业优势,较缺乏专业支持,对幼儿园教育现状存有困惑,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障碍,工作压力较大,等等。对此,幼儿园管理者应树立培养这些研究生教师的科学理念,并作出合理规划,应建立民主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教育行政部门、相关高校和幼儿园应给予这些研究生教师全面到位的专业支持;研究生教师自身应注意扬长补短,学会自我调
【摘 要】课堂观察可以从数学思维的关注度、数学思维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数学思维的解题方法、思维的符号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准确率这五个维度进行。通过深入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一定的数据来评价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诊断,反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关键词】课堂观察;高层次思维能力;循学而导  一、观察主题  高层次思维能力主要指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
[摘要]教育部新近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园教师的艺术素养,尤其是美术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其中美术鉴赏力是核心素养。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部分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的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美术鉴赏力总体水平较低,不足以支持其较好地完成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及开展环境创设活动;较低的美术鉴赏力也成为其内化和实践“环境育人”教育理念的瓶颈。我们可以通过在职培训或引导教师自学等途径,提升农村幼儿
“用数对确定位置”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这一内容从正式进入小学数学教学距今已有10年“教龄”了。大家对这一内容的研究,初期集中在“怎么教”,讨论的焦点是用什么情境,能不能生活化。如,是采用教室中的座位这样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好,还是用小动物做操的例子更有趣?等等。随着实践的深入大家还发现一些更为紧要的问题,比如,已经学过了“第几排第几个”“第几行第几列”这样的位置确定方法,为什么还要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
【摘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进行相关梳理后发现,幼儿在园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和假装游戏等与幼儿心理理论发展存在密切关系。当下关于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逐渐深入,纵向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对象逐渐扩大,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今后应不断丰富心理理论研究方法和工具,深入研究其影响机制,重视对科研结果的实践和应用。  【关键词】心理理论;师幼关系;同伴关系;假装游戏  【
【摘要】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例,比较学前教育专业系统培养模式和体育教育专业针对性培养模式下本科生的幼儿体育教育能力,并据此提出建议:一是要重视实践,二是要不断深化学前教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合作培养模式。  【关键词】幼儿体育教育能力;比较研究;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8)05-0024-04  体育教育能力是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的一项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