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建立了同时测定紫苏叶中迷迭香酸(RA)和咖啡酸(CA)2种酚酸,野黄芩素-7-O-二-葡萄糖醛酸苷(SDG)、木犀草素-7-O-二葡萄糖醛酸苷(LDG)、芹菜素-7-O-二葡萄糖醛酸苷(ADG)、野黄芩素-7-O-葡萄糖醛酸苷(SG)、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LG)、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AG)6种黄酮含量的方法.基于10份包括不同挥发油化学型的紫苏种质,以及不同栽培年份和不同采收期的材料,测定上述8种成分的含量.结果 表明不同种质间酚酸总含量和黄酮总含量差异大,2种酚酸总量为2.24~34.44 mg·g-1,6种黄酮总量为11.55~34.71 mg·g-1.各成分按照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RA 2.13~ 33.97mg·g-1 ,LDG 1.31~ 14.80 mg·g-1,SG 1.97~ 8.45 mg·g叫,ADG 2.68~7.60 mg·g-1 ,SDG 1.16~5.87 mg·g-1,LG 0.78~1.91 mg·g-1,AG 0.56~ 1.00 mg·g-1,CA0.11~0.68 mg·g-1.5份PA型种质中多数成分的含量在2017年高于2018年,表现出不同栽培年份变化较大.9份种质的2种酚酸类成分含量随采收时间的变化,在穗前期(8月3日-8月18日)先降低,在开花结实期,8月18日-9月2日开始升高,9月2日-9月17日有缓慢降低趋势,在果熟期再次升高;而6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在不同种质中随采收时间变化趋势不一致.部分种质中黄酮类与酚酸类成分的变化呈现负相关,酚酸类成分的变化和挥发油化学型构成没有相关性.该论文为高品质紫苏药材的栽培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