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金杏满枝挂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ch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月初夏,杏树上挂满金黄或红橙橙的杏儿,在鲁南每个村庄和道路上都能偶尔看到。地摊上见到它金灿灿的诱人模样总想买来多吃几口,可是却总因为甜蜜里隐藏的酸涩而不能有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尽兴,因为保护牙齿也是必须在意的。
  杏是我儿童时期最钟爱痴迷的美味,因为我老家的东院和北院邻居都有大杏树。从乍暖还寒初春时杏花开放到炎炎夏日金黄的杏儿从树上掉落,我天天看在眼里。东院住着我三叔,北院是一对脸上千沟万壑皱纹的老夫妻虾丁家(至今不知道“虾丁”是真名还是绰号)。东院的是鸡蛋一样大的金黄杏,有甜蜜的浆汁,是现在市场最常见的高产品种,而北院的杏只有5分硬币那么大,是椭圆而不是浑圆形状,两种杏如同关公的大红圆脸和小乔的瓜子玉面。小乔笨山杏成熟了也不是全部金黄色的,只是碧绿色慢慢的变白,杏头上挂着金黄暗红的色带,若是全部变黄就可能熟过了要不能吃了。这种笨山杏由于产量低现在很难见到了,但是笨杏很少有酸涩味,汁水很少,可以轻易的掰成两半把杏仁拿掉,内瓤白里透黄,好像洒满了白砂糖,咬起来很糯如面团口感更好,象糕点的甜美味道。当时都叫这种笨杏为羊屎蛋子杏,但是明显的比羊屎蛋大多了。
  春天东风料峭,杏花粉里夹红,随风飘散的清香让石头墙下的我感觉心旷神怡,蜜蜂嗡嗡的叫声激发我对这小生命辛勤劳动的兴趣。慢慢的杏花在地上落的越来越多,杏树枝头却渐渐的长出很多绿色的小疙瘩,小疙瘩越来越大,象我们玩的玻璃弹球时,就快能吃了。我们小孩有时急切的摘下几颗来,硬着头皮,忍住酸涩把绿色的果肉咬下来,揪出白色的果仁,这时果仁还没有长成硬壳,只有带着黄色花纹的白膜,撕开这柔嫩的白膜纸,里面是晶莹剔透的杏仁汁。孩子们把这汁水涂抹到脸上,感覺滑嫩嫩的清凉。因为听大人说涂抹这杏仁汁可以预防牛皮癣,所以我们当时不放过被风刮掉的每一颗青杏,享受这独特的杏仁蜜涩香味护肤品。
  随着立夏后的太阳越来越亮,阳光越来越热辣,晒得我们正午时眯着眼睛看树叶时,杏儿也急切的成熟起来,如同小娃娃的脸变成黄橙橙,红扑扑的,诱惑着我们满嘴流口水。在三叔家没人时,我会忍不住爬上石头墙,偷偷的摘几颗下来,狼吞虎咽解馋。而当有大风和大雨发作时,我就兴奋的在门口张望,守株待杏,期望多吹落打掉几颗金杏,冒雨抢回天赐我杏以解口福。但是这样的日子不太多,因为杏儿全部成熟了三叔会上树收获。他在树枝间灵活穿梭,人参果一样可爱的金杏纷纷落入他的手心扔进簸箕、篮子里,很快树上就只剩下小蒲扇一样绿色的叶子了。三叔只要看到我在树下眼巴巴馋涎欲滴的样子,就一定会扔下几颗大金杏给我。
  可是我最钟爱的却是北院的那种羊屎蛋子杏,北院的老人虾丁老嬷嬷不是我们本家,所以她不会大方的给我杏吃,而在树下的小夹道胡同捡拾掉落的杏儿的机会太稀罕,要知道有太多小孩都惦记着她家的杏,杏儿成熟的那几天总有男孩站杏树下转悠。如果她家没有人,小胡同就会经常飞起石块和坷垃,因为那是守株待杏心急的男孩想主动引导兔子下来到嘴边,石头击打是一种方法,但是往往难以奏效,因为毕竟考验我们的手法瞄准能力。而当时打老栽游戏的高手命中率就比较高,可是打落几颗杏下来,未必就能顺利夺取战果,因为虾丁老妈妈有时故意在家不出声,听见扔石头打杏声响就出门叫骂,她也看电影学会了打伏击战抓小贼。
  强中自有强中手,我本家的一个弟弟罐子自小就是鬼精,当时都说他心眼太多,压的个子长不高了,成年后他只有一米六的身高,而他亲哥哥却一米八的大个子,他亲妹妹也比他高。虾丁老妈妈就不是罐子的对手,我从没听说她逮住过罐子偷她的杏。虽然我嫌罐子心眼多不愿跟他玩,可是有次小胡同遇到,他见我守株待兔的傻样,还是主动喊了我:“看我的,你帮我瞅着点人。”然后他就象猴子一样哧溜几下爬上石头墙,又从墙上抱住杏树黑色的大树干,夹腿抱树上下肢互动,几下就爬进了绿色的杏树叶子里面去了。我在胡同里既紧张又兴奋,心想这次可以大快朵颐了。可是很快我就害怕了,因为我听到虾丁家院里传来脚步声,“坏了,虾丁老妈子看见罐子来抓他了?”我就咳嗽几声,赶紧远离了。站到胡同外,我远看杏树,发现罐子听到我的望风暗号并没有下树逃走,而是贴在树枝上不动,院子里也没有传来虾丁老嬷嬷的叫骂声,仔细听起来却是杏树下露天茅房里女人撒尿的声音。再听到妇女的脚步声回屋的声音后,我凑近墙缝看出是虾丁的闺女回娘家了,不由得哑然失笑,心里更佩服罐子这小子贼胆沉着,但是我却没有等着分赃,回家去了。
  由于爱吃杏,我对杏树非常喜欢,在犄角旮旯里看见小杏树苗就爱挖起来种家里去,但是种了好多次都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成活。有次被大人说了一次“树兴人不兴,家里不能栽杏树。”我就不敢再移植杏树了。对于树兴人不兴我将信将疑,村里有正反的例子:虾丁家就没有儿子,只有一个闺女,后来随着老两口的离世她家就整体消失了,连同那棵让我牵肠挂肚的老杏树;打麦场北一家的山杏树郁郁葱葱,有三十多米高,如同华盖擎天,夏天把相邻的三家都遮住了阳光,树干两人才能围抱过来,年年都挂满小乔黄杏。但是他家生了个闺女是哑巴,于是有一年他家听了风水先生的话,就把这棵仍在盛果期的百年老杏树砍伐了,但是之后也未听说他家有什么兴旺变化;反倒是东院三叔家的杏树任由她自生自灭,直到树不再开花结果仍然没有砍伐,直至干枯死亡。可是三叔却能做过结扎手术仍然中年得子(因为属计生意外没被按超生罚款),两个儿子都考上大学成了医生。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我有两个姑妈,她们和我父亲是叔伯姐弟。  小时候见过的那个我称她阿瓦扎,大概从我十一、二岁以后就没再见过她。有二十年的时间,我一直都过着远离家乡的日子。  阿瓦扎在康乐独居很多年,已去世很久,我甚至不知道她去世时享年几何。前几天铁穆尔先生给我发来她的一张照片我才记起,是的,我还有这样一位姑妈。照片是铁穆尔先生的朋友赵国鹏导演早年去牧区拍摄时的一张留影,刊发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文化研究室的内部交
期刊
仲夏一到,便是荷的季节。  “良村千畝荷花绽放美不胜收”,这样的句式,便陆续在各大小网站和各种自媒体上,铺天盖地般轮番进入世人眼帘。“喂,哥们,听说你那边的荷花开了,这个周末去你那看荷花去!”这样的电话或微信通知一茬又一茬。  于是,小型分散的游客打卡,或一批批旗袍队、汉服迷们,把田埂当“T”台,举着花纸伞走秀……  进到荷园里,但见荷田中那红色、粉色、白色的荷花,在如碧浪荡漾的荷叶衬托下,更显亭
期刊
“固墙捞面”在《周口晚报》和《阳城说客》公众平台发出之后,一时好评如潮,点击阅读量直线上升。加之全国各地朋友圈及报刊转发,读者达数万之众。巴村镇党委书记王君看后找我,嘱我也写写巴村盆面条。王君曾和我一起工作过,为人实诚、性格内向,有担当、不张扬。近来一直想在挖掘地方特色、发展乡村旅游上做做文章。宣传阳城、推介阳城,是我作为一个阳城人份内之事、应尽之责。何况提起巴村盆面条,未曾下笔,口水已流。于是欣
期刊
当你因为病痛而接受治疗时,也许你感谢的是医术精湛的医生;当你躺在病床上接受照顾时,也许你感恩的是细心温柔的护士;当你探望生病的亲友时,也许你赞叹的是医院内的井然有序。可你是否会想到,在平稳有序的医疗服务体系背后,还有一群人在默默地辛勤付出。他们收入微薄,却日夜守护;他们衣着庄严,又饱含热心。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保安。  而保安队长陆大哥无疑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他热情的服务态度,拾金不昧的品格和开
期刊
有一种苍茫浩瀚的迷恋,只属于辽远迥阔的古尔班通古特。少年心中那种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边塞烽火,一直梦恋的那种丝路驼铃、胡笳羌笛、狂风骏马,这一切迷醉都是来自于古尔班通古特辽远迥阔的召唤。  古尔班通古特戈壁荒漠上漫无边际的清凉自五月漠风一个黄昏的掌心悄悄袭来,是那么隐约而快意,她仿佛无视我的存在,或者,她本来就是这么真诚;是这风的随手一指,立刻把我指引入古尔班通古特荒凉到绝美的辽远戈壁。黄昏空气中
期刊
名山大川历史名迹,谁不想去游览品读。我一介普通的农民工,怎有精力金钱去游远方名山大川旅游圣地呢?休闲之日,我能在附近的一些有点名气的景点行走,煅练身体,既不用花大钱,能增长见识,又能享受山水之乐,何乐而不为。闻知近地永嘉县南溪江上游永乐山麓间的秀岭坑景致不错,雄秀神奇,是块未开发的处女地,何不去探访,一饱眼福?  那是个深秋星期日早上,阳光灿烂。群山苍翠,金风送爽。我从虹桥出发,坐公交前往东田,然
期刊
越来越喜欢一些安静又微小的事物。  比如,窗台的花草,墙上的壁画,角落里的小绿植,院子里的桂花香,还有温暖的阳光,山野轻柔的风,林中的落叶,农家屋檐下成串的包谷穗,以及架上摆放整齐的书。  有时,对着它们,我能发一下午呆,一句话也不说,就那么静静地看着,像看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它们安静,又微小,却偏偏自带一种宠辱不惊的大从容和大镇定。任你是谁,要看你且看,它不温不怒,不拒不迎,不卑不亢,兀自蓬勃
期刊
古村里一甲凉亭两侧的木板凳上坐着不少光着黝黑膀子的老年人,他们手拿蒲扇,悠闲自得,静享清幽时光。先前他们还是一个个在田垄、溪畔玩耍的孩童,几乎是一眨眼的功夫,脸、额头、脖颈和手上布满深褐色老年斑,两鬓双白,在一甲凉亭里坐成了一道风景。一甲凉亭修建于明正统二年,其间虽遇到年久失修,但却从未被毁损。想必也是高椅古村一茬一茬生命的存在,让高椅的黒瓦灰墙、青石板巷、木格雕窗等一切古老厚重的物件延续着几百年
期刊
在某一个清宁的日子里,不经意间,会忆起慈宁的祖母,即使她与我别有数十年,想起的时候,心中还是暖暖的温和。我想这样的一份感念,将会伴我此生。  遥想当年,那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年代。贫穷与勤劳并存,改革与希望并存。时代的印痕,终是烙在我们成长的情感里。母亲一直都是主外劳作,春种秋收,锄草挑担,像家中的英雄,所以脾气也是暴烈的。我们怕她,她像太阳,喜时,可以阳光曝烈,豪迈奔放;怒时,光芒隐去,电闪雷鸣,风
期刊
父亲每天捧着个巴掌大的半导体收音机,或卧在炕上,或从前院踱到后院,小收音机播出的新闻,他一条都未曾落下,1978年12月18—22日,父亲沉迷的这几日,他时而笑,时而沉思凝眉,我们看着父亲,猜想着收音机里会有什么精美的故事呢?父亲看出了我们心存的疑问,告诉我们农民的好日子来了。  果然,来年春天,我们家就分得了二十多亩土地,父亲健壮,年轻有力,他起早贪黑,用锯,锛,刨子,斧子,将两根大树变成了两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