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无废城市”需凝聚合力

来源 :经济日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ero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根据2021年7月2日,我国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决定开展新一轮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要求在国家三调结果和2020年度国土变更数据成果的基础上,将其中的其他草地、沙地、盐碱地、裸土地为评价对象,从生态、气候、土壤、区位等方面,构建耕地后备资源分类调查评价指标体系,逐一地块进行调查评价,最终形成包含面积、地类类型和分布区域为一体的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数据,并与当前国土调查数据库实现集成,
为了解植物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以“无土栽培”、“基质栽培”、“雾培”和“水培”为关键词,依据Web of Science、Pub-Med和知网等数据库,检索了1989—2021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无土栽培发展历程、主要技术以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1)无土栽培包括水培、雾培、基质栽培等,其中成本低、操作简单的基质栽培是主要方式,而操作、成本均更高的雾培和水培在高效植物栽培工厂建设上潜
以持续推进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为要旨的"无废城市"建设是构建循环型城市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环节。一方面,"萧铃铛""美洲大蠊"等典型垃圾处理模式显示出的市场化和生态化理念是循环型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可行路径;另一方面,面向数字时代发展趋势,将物联网、AI等技术深度嵌入到垃圾分类领域,已经展现出显著成效和广阔应用前景。未来,循环型城市建设需要政府扮演好"元治理者"角色,引导全社会形成共治合力。
水文工程地质勘查是工程勘察的重要环节,很容易被勘察人员所忽视,它是影响工程勘察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工程勘察中没有对于水文地质情况做深入的了解,很容易在后期发生岩土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建设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对于水文工程地质勘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且制定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法,阐述了水文地质勘探的主要内容,希望相关工程地质勘察人员以借鉴和参考。
文章以云南省蒙自市耕地为研究对象,构建蒙自市2010—2020年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发展趋势以及各方面当前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重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推进农业技术应用、提升耕地集约利用以及强化耕地土壤污染管控等建议来进一步推进蒙自市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有效保障粮食安全。
伴随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问题不容忽视,而研究生教学档案正是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对研究生教学档案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亟待突破。当前研究生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管理机构配备不全、档案管理意识淡薄、归档材料不规范且数字化水平低、档案利用服务功能缺失等问题,应遵循教学档案管理原则,健全研究生管理机构,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合理编目建档材料,建设信息化档案,这是新时期实现科学管理研究生
研究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对于提高区域粮食安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制定耕地保护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甘肃省1995年、2005年、2015年和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在ArcGIS和GeoDa等技术的支持下,从栅格、格网和县域尺度全面分析了甘肃省近25 a的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对引起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1)甘肃省1995—20
本站讯3月7日上午,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主持召开部长专题办公会议,研究《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技术大纲(试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导则(试行)》《水利业务"四预"基本技术要求(试行)》《数字孪生流域共建共享管理办法(试行)》四个文件,水利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