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宿舍室内PM2.5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thaway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严重,而细颗粒物可以通过渗透进入室内,对室内环境产生影响,人们大部分时间在室内度过,因此有必要研究室内环境中的PM2.5污染特征。本文在冬季和夏季对南京市大学校园内的学生宿舍的室内外PM2.5进行了采集,分析了其质量浓度,采用离子色谱法、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析其水溶性离子组分,并采用PMF方法对室内外PM2.5进行了源解析,得到了如下结论:冬季室内外PM2.5平均质量浓度水平显著高于夏季;入伏后室内外PM2.5平均质量浓度水平高于梅雨期。冬季室内外PM2.5总水溶性离子污染较夏季严重,冬季水溶性离子在PM2.5上的富集程度高。冬季和夏季宿舍室内的PM2.5总水溶性离子平均浓度分别为40.84±18.47和12.23±6.86μg/m3,冬季和夏季室内外总水溶性离子占PM2.5质量浓度的百分比分别约为50%和28%。冬季和夏季室内外PM2.5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组分均为NO3-、SO42-和NH4+,其离子浓度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室内外PM2.5中N03-浓度最高,夏季室内外PM2.5中SO42-浓度最高。冬季和夏季室外大气C/A值分别为1.03和1.31,宿舍室内C/A值分别为1.15和1.43,冬季室内外PM2.5酸度高于夏季,室外大气PM2.5酸度高于室内环境。冬季和夏季室外大气PM2.5的[NO3-]/[SO42-1比值分别为1.41和0.56;宿舍室内环境PM2.5的[NO3-]/[SO42-1比值分别为1.13和0.48。冬季室内外受流动源影响较大,而夏季受固定源影响较大;室内受流动源的影响与室外相比较小。源解析的结果显示:室内外PM2.5主要污染源为混合污染源、土壤扬尘、机动车尾气排放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其对室外PM2.5的贡献率分别为:42.5%、21.1%、18.2%和18.1%;对宿舍PM2.5的贡献率分别为:37.4%、21.5%、24.5%和16.7%。冬季室内二次气溶胶污染较夏季严重,含有二次气溶胶的混合污染源在冬季对宿舍室内PM2.5的贡献率(54.7%)显著高于夏季(40.6%)。夏季办公室C/A值1.39,办公室室内酸度高于宿舍;夏季办公室PM2.5的[NO3-]/[SO42-]比值为0.30,其受流动源的影响与宿舍相比较小;夏季宿舍室内二次气溶胶污染较办公室严重,含有二次气溶胶的混合污染源对宿舍室内PM2.5的贡献率(40.6%)显著高于办公室(29.5%)。
其他文献
化石燃料大规模的燃烧排放导致大气中的CO2浓度急剧增长,已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从而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减少CO2排放刻不容缓。CO2经逆水煤气变换反应(RWGS)转化成更活泼的C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容易吸附对人类有害的重金属、有机物、细菌和病毒等,是大气颗粒物中具有重要环境和健康影响的成分
与半导体材料相结合的超声波催化降解技术近年来在处理环境污染问题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声催化降解技术具有很多其他技术难以取代的优点,如穿透力强,传导模式特殊,降解效率
造纸、塑料、纺织品、食品和化妆品等行业排放出的有机废水对环境能造成很大的危害。这些有机污染物结构稳定,不易被降解。因此,从废水中去除这些有机染料,是一个紧迫而重要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各种金属离子污染及回收问题日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现代工业上因絮凝剂对金属离子的絮凝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工艺简单等特点而备受人们喜爱。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细胞成像、生物医学、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Ⅱ-Ⅵ族和Ⅳ-Ⅵ族QDs,然而,这些QDs核心含有毒元素(
为了控制煤直接化学链燃烧(CLC)中多环芳烃(PAHs)的产生,抑制载氧体表面积碳现象的出现,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了三种载氧体即CaSO4/膨润土载氧体、CaSO4-K2CO3/膨润土载氧体、CaSO4
“互联网+”时代下家具产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分析东莞家具产业存在的问题,如设计创新能力缺乏、品牌影响力薄弱、产能过剩、企业管理能力不高等,提出在“互联网+
石墨相氮化碳(g-C3N4)在可见光照射下具有光催化性能而受到广泛研究者的关注,希望通过其用于水污染的处理。通过光催化降解的方式,以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段解决目前面临的水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