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电极技术研究曝气生物滤池微环境对N2O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bandf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2O是一种强有力的温室气体,是大气中仅次于CO2和CH4的温室气体。单位质量的N2O全球增温潜势是CO2的296倍;工业革命后大气中N2O浓度的升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包括污水处理和垃圾填埋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过程中大约有0.05%25%的N以N2O形式释放。这使得N元素的环境污染问题由水环境转向了大气环境。生物膜法处理污水以其有机负荷高、氧传输效率高,不产生污泥膨胀,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以生物膜法为核心的污水处理工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最多。但目前,对污水处理中N2O的形成及释放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活性污泥法,对生物膜法中N2O的形成及释放机理研究甚少,主要原因在于生物膜的微观特性较活性污泥更为复杂,且在生物膜相关测试技术上尚不太成熟。微电极技术是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电化学技术,是测定微米级基质浓度微尺度变化的特殊工具。微电极技术的发展为研究生物膜内部结构、微观特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在不破坏原有基质的情况下可连续测定基质中的浓度,并且微电极技术已经在污水生物处理、环境分析与监测等多个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应用。以实际生活污水作为试验进水,以小试的升流式BAF反应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接种活性污泥法挂膜,反应器挂膜成功后,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DO和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BAF生物脱氮过程中反应器的脱氮效果和N2O释放速率,从宏观角度揭示了DO和水力负荷对N2O产生的影响;并且利用微电极测试技术,深入研究氮元素在生物膜内的形态、迁移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条件下生物膜的结构与特性,从微观角度探索生物膜内微环境对N2O产生的影响。结合前面两个阶段的研究成果,在BAF典型工况下,研究了BAF沿水流方向生物膜的处理效果及生物膜结构。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DO为6、4、2mg/L时,N2O的释放速率分别为0.03mg/h,0.04mg/h,0.27mg/h。以N2O产生角度和减少能耗两方面考虑,DO为4mg/L是反应器运行的最优工况。(2)水力负荷为9.38m3/m2·d,7.30m3/m2·d,4.82m3/m2·d,N2O的释放速率分别为0.12mg/h,0.04mg/h,0.018 mg/h,水力负荷越高N2O释放速率越快。从控制N2O产生和反应器体积考虑,最优水力负荷为7.30m3/m2·d。(3)不同DO和水力负荷条件下,生物膜内N形态分布不同,生物膜内部微环境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生物膜中NO2-积累是N2O产生的主要原因。(4)BAF沿水流方向生物膜厚度和生物量显著下降,滤层中部是产生N2O的主要场所。
其他文献
<正>SF6是由两位法国化学家6Moissan和Lebeau在1900年合成。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SF6在电力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几乎成了中压、高压和超高压断路器和GIS中唯一的绝缘和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化住宅小区不仅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模式,还要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住宅小区中,为小区居民打造安全、舒适、便捷、智能的生活空间,文本对物
结合问卷调查,梳理分析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问题及成因,从教师、学生和学校三个方面提出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
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风能作为新能源,因具有蕴量巨大、可以再生、分布广泛、没有污染等种种传统能源无法比拟的优势,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随着审计实践经验的积累,审计方式的不断改进,相应的理论研究和规范体系逐渐建立起来。跟踪审计已逐步应用到了更广泛的领域里,不仅包括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还包括国有企业自筹
如何保证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情况下,采购的货物、工程或服务物美价廉,是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政府采购的发展,采购领域越来越广,采购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吸引了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不同胎龄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变化,了解不同胎龄新生儿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探讨外源性维生素D的补充时机。【方法】选择95例新生儿
[目的]了解TiO2复合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质。[方法]TiO2作为载体,按照不同的掺杂比例制备Sr2+,Ag+的复合无机抗菌剂。采用抑菌圈试验法和细菌总数测定法来检测其抗菌性能。[结果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地下水硝酸污染日益严重。由于硝酸盐化学性质较为稳定,一般的方法很难将其从水中去除。常用的去除硝酸盐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法、生物反硝化法、催化
目的比较C13呼气试验和荧光定量PCR在幽门螺杆菌检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6例在我院行胃镜检查患者,取胃粘膜组织用于荧光定量PCR检测幽门螺杆菌,同时对患者进行C13呼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