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倾听的教师更有亲和力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laoshi_im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至6岁的幼儿理解记忆水平不高,逻辑思维能力欠缺,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与其沟通时要注意倾听,并调整倾听的姿态、神态和语态。
  调整姿态——消除幼儿的压抑感。由于幼儿个子小,教师在倾听幼儿讲话时要调整高度、距离和角度,以消除幼儿的压抑感。
  首先要调整好高度。教师可以降低自己身体的高度,使自己和幼儿的目光大体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教师通常可以采取蹲下来或坐下来而让幼儿站着的办法,这样可以避免居高临下给幼儿带来压抑感。
  其次要调整好与幼儿的距离。离幼儿太远,则指向性不明;离幼儿太近,会使幼儿产生面对面的压抑感。美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认为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46~76厘米,远范围为76~122厘米。实践表明,教师与幼儿间相距1米左右,既能保证听得清,又便于交流与互动。
  再次要调整好与幼儿的角度。角度的把握应注意两方面,一是避免正面面对幼儿,这样会使幼儿很紧张。正确的做法是身体侧转和幼儿保持45度左右的夹角,这样既便于听,又能用眼睛的余光关注幼儿的神态。二是避免身体直立,这样会显得很生硬,正确的做法是身体前倾15度左右。
  调整神态——增强幼儿的认同感。倾听不仅是听觉的交流和互动,还是视觉的碰撞和交融。
  首先,教师要真诚地注视幼儿。教师注视幼儿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规范教师行为避免分心,二是对幼儿起到鼓励作用。当然,教师的注视不是死盯,要能够传递亲切、温柔的神情,使幼儿产生亲近感。
  其次,教师的面部表情要丰富。倾听幼儿讲话时,教师要“清空自己”,把自己当成一个幼儿,忘我地进入幼儿的话语情境,相对夸张地响应幼儿的感知:或惊奇,或赞叹,或认同,或疑惑……
  再次,教师的肢体语言要与幼儿互动。对幼儿的回答不时报以赞许的目光、肯定的点头或竖起大拇指,以鼓励幼儿投入地进行交流。如果有其他幼儿干扰,还要悄悄地制止,以保证幼儿的思路不被打断或搅乱。
  调整语态——保持沟通的流畅性。倾听是生理意义上的视觉感受,更是积极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在听幼儿陈述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适当地给予回应和评价。
  首先,教师要及时应答,以鼓励幼儿继续说。当然这种应答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动作或表情。当幼儿表达卡壳时教师要学会等待,当然必要时可以给予适当提示。无论幼儿的想法听起来多么离奇可笑,甚至荒谬,都不要轻易打断、取笑他,而要进一步引发他思考。
  其次,教师要学会用幼儿的语言与其交流。幼儿的语言具有口语化、简短化、夸张化的特点,有时带有明显的卡通和动画痕迹。如果教师能用幼儿的话语与其交流,容易引发幼儿的共鸣。
  再次,教师与幼儿沟通时要注意用词、语速和语调。教师与幼儿交流要少用专业术语,少说长句,少体现逻辑关系。教师与幼儿交流时语速要慢,要给幼儿留有足够的理解和思考时间。
  (《中国教育报》2014年10月12日 )
其他文献
黄水疮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化脓性皮肤病.其特点是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出现脓疱、脓痂.多发于夏秋季节,好发于儿童,可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易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家庭中传播流行
紧凑城市作为一种全新发展理念和模式已经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认可,必将引领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对紧凑城市研究动态和发展内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科学指标体系
本文首先阐述了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诠释,指出翻译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翻译应该是一种三元关系: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交际的成功取决于原文作者的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用辩证思维厘清其中一些基本关系,包括党内前定法规清理与新法规创设关系;“国法”与“党规”关系;制度治党与思想建党关系、制度治
歌唱的质量取决于呼吸方法的优劣.本文就学习歌唱呼吸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从歌唱器官的构造与发声,歌唱呼吸与日常呼吸的区别,建立正确的呼吸法及衡量正确呼吸的标准等几方面来
一、"认知+实践"教学模式"认知+实践"教学模式中,"认知"指发挥教学的平台作用。教学中要寻找有机地渗透责任教育的结合点;利用课外读本,以自学方式,提炼与积淀学科知识,建构责任认知,
目的:探讨提高针刺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将72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针药组和针刺组,针药组40例,针刺组32例。针刺组只给予针刺治疗;针药组除给了针剌治疗外,配合中药治疗
自20世纪以来,中国旧体诗词的合法性处于被怀疑、否定或悬置的状态,致使它的研究被摒弃于文学研究和文学史写作之外。近年来,很多研究者从旧体诗词能否入更、旧体诗词的现代性、
紧凑城市理念被认为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效率,减少城市在开发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低效率。为探究我国城市紧凑度和城市效率的时空演变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以吉林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回归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具体要求,并以某高职建筑工程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