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研究纳米铝热剂的燃烧反应性能,探索纳米铝热剂组分间反应的传质传热过程及规律,通过制备几种不同的纳米铝热剂,从氧化物形貌和组分间的结合状态等方面来研究其对纳米铝热剂的热反应特性、燃烧火焰传播性能和定容燃烧性能的影响。首先探索了利用水热法制备纳米Co3O4的形貌控制规律,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比例、反应时间等不同的反应条件,制备出具有不同纳米结构的Co3O4颗粒。然后,采用物理混合、GO自组装和P4VP自组装等三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纳米铝热剂的燃烧反应性能,探索纳米铝热剂组分间反应的传质传热过程及规律,通过制备几种不同的纳米铝热剂,从氧化物形貌和组分间的结合状态等方面来研究其对纳米铝热剂的热反应特性、燃烧火焰传播性能和定容燃烧性能的影响。首先探索了利用水热法制备纳米Co3O4的形貌控制规律,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比例、反应时间等不同的反应条件,制备出具有不同纳米结构的Co3O4颗粒。然后,采用物理混合、GO自组装和P4VP自组装等三种方法使球形和棒状的纳米Co3O4与A1复合,使两组分以的不同接触状态混合,制备出几种不同类型的纳米铝热剂。通过热分析发现,用GO自组装制备的球形纳米铝热剂反应释放的热量达2618J.g-1,用P4VP自组装方法制备的棒状纳米铝热剂释放热量达2612J·g-1,体现出良好的热学性能。随后,将制备的几种纳米铝热剂装填于石英管中,用高速摄影机记录纳米铝热剂在燃烧通道中的火焰传播行为,并比较不同制备方法、氧化物形貌和装药密度的纳米铝热剂燃烧行为的差异。经分析发现,纳米铝热剂在火焰传播过程中,对流传导作用占主导优势,但在火焰成长的初期阶段,并不能形成稳定的燃速。最后,通过密闭爆发器对几种纳米铝热剂的定容燃烧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物理混合方法制备的纳米棒状铝热剂在点火条件下,其燃烧压力最高达到14.25MPa;利用GO自组装方法制备的球形纳米铝热剂,其点火延迟时间短,最低至3.8ms;P4VP自组装方法制备的球形纳米铝热剂,最高达12.11MPa,升压速率达到31.9S8GPa.s-1。实验结果同时也表明,两种自组装方法制备纳米铝热剂改善了组分间的接触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其燃烧反应特性。
其他文献
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传播途径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表现的形式称为传播方式。传播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水平传播,即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
从教与学的一些典型问题出发 ,探讨了英语快速阅读教学的一些作法
Starting from some typical problem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teaching m
在GIS支持下,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选取了年均温、年降水量、海拔、坡度和坡向5个环境影响因子,将各环境因子分别与太白山植被类型图叠加,并对不同植被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
“中”、“和”二字的辞学、文献学内涵源远流长,中和作为一种审美特征,既有量的折中、平衡,又有质的交汇、融合。作为传统文化,“中和精神”就是适度把握,按照适中方式做事,并力求
介绍一种高效油管清洗装置。该装置可以利用电能、天然气或原油加热,以热水作为清洗介质,采用全封闭箱式结构设计,集油管加热、清洗、传输和自动控制于一体。清洗装置内部采用中
大型商业综合体具有功能丰富、空间紧凑、抗风险能力强等多项优点,在城市发展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及发展潜能,而为了保证大型商业综合体安全性,必须针对其消防设计进行深
对西宁市五月份上市的12种蔬菜中粗纤维和矿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菠菜粗纤维含量适中,富含Ca、P、K和Fe。
论文以《西游成长论》为例,探讨大学生素质教育通选课如何定位、如何选"点"、如何架构问题,为大学开设通选课提供有益借鉴。
分别以玉米秸秆和玉米芯作栽培主料,采用棚内菌袋出菇和露地覆土出菇方式栽培鲍鱼菇,研究鲍鱼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营养成分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配方1菌丝长势浓密、粗
针对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应用太阳能-土壤源热泵概念,简要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运行模式,同时对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从节能、环保、经济技术等方面简要分析了此系统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