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隧道群中的毗邻隧道,其照明与单体隧道照明有着显著差异,为减少白天毗邻隧道洞口由光照强度差异引起的交通事故,国内部分公路隧道洞口采用了遮阳棚等减光措施来满足驾驶员的视觉特性,起到了良好的减光效果,但往往结构形式较封闭,上游隧道洞口污染物很容易窜流到下游隧道进口形成“二次污染”。因而掌握毗邻隧道间的光环境特征和控制二次污染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以毗邻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光模拟分析计算软件Daylight Visualizer分析了毗邻隧道洞口的亮度变化规律及遮阳棚的减光效果;同时,以标准k-ε双方程的三维紊流模型及多组分扩散传输为物理计算模型,采用Ansys Fluent流体分析软件数值模拟了无遮阳棚和有遮阳棚两种情况下的毗邻隧道洞口污染物的扩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底部两侧镂空,上方封闭形式的遮阳棚(透光率30%)能大大减少隧道内和隧道间路面照度的差距,且相比较封闭遮阳棚而言,能更好的改善隧道洞口污染物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