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想象:新世纪以来国产电影中的南京影像建构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的发展催生了电影艺术的产生,电影以城市为表征对象,用影像的方式对城市进行构形,二者相辅相成,互为镜像。在城市电影研究的版图中,南京一度面临“失语”的窘境,新世纪以来,南京被纳入影像叙事之中,相关影片将南京想象性地再现于银幕,在构筑城市记忆载体的同时参与了南京公共形象与城市文化的建构,呈现了南京空间的多重指向。作为历经沧桑的“六朝古都”,南京的影像表述与特定的历史症候息息相关,政治/历史话语对南京空间的规训遮蔽了市民生活的空间。近年来,精英叙事被日常生活经验所消解,属于普罗大众的生存空间不再“缺席”,底层空间的边缘人群同样得到正视。作为多重话语博弈的空间场域,南京的影像文本表征具有流动性,突出地缘身份的地域性空间、可移植的跨地域空间、多元混杂的异质空间共存于南京影像构形中,与秦淮河、明城墙、评弹曲等景观符码共同建构了影像南京的多元意象,投射出南京影像背后的话语逻辑与文化隐喻。对南京城市的想象再现隐含着对历史想象的情感投射,有鲜明的怀旧意味,是对过去与当下的象征性弥合,然而不少影像中的怀旧情感在机械化的复制中失去灵韵,成为供观众对历史表象进行视觉消费的文化产品。南京的影像建构或多或少都留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创伤记忆带来的情感共振,影像对创伤的再现建构了南京城深远的集体文化创伤。政治/历史的宏大叙事缔造了国族共同体,以影像的方式加强了集体身份认同,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个体生存的重视消解了宏大话语对集体认同的规训,现代个体陷入主体身份失落的窘境。如何在影像建构中书写城市身份成为南京影像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下的南京影像书写中,当城市以叙事后景的身份存在,南京的标志性景观仅仅走马观花式地被呈现于影像中,成为空洞的视觉符号;而当城市系统参与进影像叙事中,成为影片氛围的营造者时,城市的地域文化又呈现出模糊不清的特质。电影能够塑造城市的文化身份,影响城市的身份认知,影像在书写城市的过程中更应该关注城市的影像特质,呈现出城市的多元化意象,并加强对本土地域文化的挖掘,明确影像的地缘身份,书写城市本身独有的文化气质,形塑出人们关于城市的文化记忆。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通信系统向宽带第五代(5G)移动通信演进,系统带宽和性能的要求大大增加,使得无线频谱资源的重复利用及与数字光纤通信网的适配与融合成为整个通信网络架构的一项重要
目的观察CAG/HAG方案联合中药治疗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可耐受化疗的初治老年AML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这种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独特优势日益凸显出来,成为企业的重要核心技能与核心资源,并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的目标的关键性影响
在博物馆的参观人群中,儿童作为特殊的用户人群,是面向大众的博物馆往往会忽视的用户群体。如今,儿童的教育引起了各方重视,除了基础学校课程的教育,素质教育、历史文化、艺
互联网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信息更新最快的知识库,在终身学习及学教并重理念日益深化的今天,它已经超越课本成为最重要的学习资料来源。为了在这个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有效获取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因其良好的安全性能和高理论能量密度而成为目前锂电池发展的研究热点,有望取代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成为新一代移动智能终端和电动汽车的储能材料。然而由
随着计算机、通信、微电子等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移动设备不断涌现。这些移动设备往往具有一定的计算、存储、通信能力,并集成了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等多种
云南省是我国森林资源大省,同时也是森林火灾发生较为频繁的地区之一。森林火灾的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做好及时有效的森林火险预测是该地区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研建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和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是趋势。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大族激光从一个小的公司成长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大型传统制造业企业,积累了大量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给企业的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对经营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和基于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培训体系,是企业转型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对大族公司精密切割事业部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结构
这是一次介绍法国吸引力的倾力之旅。$$  值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活动闭幕之际,法国总理马努埃尔·瓦尔斯(ManuelValls)于今日展开其在华3天的正式访问。这是瓦尔斯任法国总理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