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PPARγ在动物机体中作用广泛,是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质代谢网络的关键调控因子,与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关系密切。鸡PPARγ基因的结构还不是完全清楚,目前NCBI数据库中只有一条鸡PPARγ基因的转录本,通过5?RACE分析发现鸡PPARγ基因有5个不同的转录本,它们的唯一差异是5?端末端序列不同。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分析发现,鸡的这5个转录本能编码两个蛋白亚型或蛋白异构体,即c PPARγ1和c PPARγ2蛋白,这两种蛋白的差别仅是它们的N端存在6个氨基酸的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鸡PPARγ基因5个转录本的组织表达模式,结果显示c PPARγ1在脂肪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十二指肠中表达很高,在肺脏,大脑和胰腺中少量表达,而在胸肌和腺胃中表达量极低;与c PPARγ1相比,c PPARγ2,c PPARγ3,c PPARγ4和c PPARγ5在所有组织包括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都相对较低,比较而言,c PPARγ2在脂肪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呈现一定的脂肪组织特异性;c PPARγ3在脂肪组织,肾脏,脾脏和肝脏中表达丰富。c PPARγ4和c PPARγ5在所有组织中表达量都很低,其中cPPARγ5在脂肪组织,心脏,肝脏和肾脏中的表达量丰富;高低脂鸡腹部脂肪组织的表达分析发现,c PPARγ1在2到7周龄高脂鸡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低脂鸡(P<0.01);而c PPARγ3在3、5周龄和4、6周龄高脂鸡脂肪组织中的表达要显著(P<0.05)或极显著高于低脂鸡(P<0.01);c PPARγ5在3、4、6周龄的高脂鸡脂肪组织表达极显著高于低脂鸡(P<0.01),在2、7周龄的表达水平达到显著(P<0.05)。根据鸡的5个转录本序列信息,利用UCSC genome browser分析显示,鸡PPARγ基因有3个不同的启动子(P1、P2及P3),其中P1能启动鸡c PPARγ1的转录,P2能启动鸡c PPARγ2,c PPARγ3和c PPARγ4的转录,P3能启动鸡c PPARγ5的转录。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了鸡P1、P2启动子区2kb的序列,发现P1、P2均含有GC-box元件,其中P1含有有很多的C/EBP家族,NFKPB,AP2等与脂肪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其中P2也发现一些C/EBP家族,AP2等一些脂肪相关转录因子;截短突变分析发现在P1启动子区域(-577/+109)显示非常强荧光素酶活性(P<0.01);同样在在P2启动子区域(-671/+140)显示很强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发现鸡P1和P2启动子区分别存在一个大的Cp G岛。利用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2′-deoxycytidine)处理DF1细胞和鸡前脂肪细胞,real-time RT-PCR检测分析5个c PPARγ转录本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甲基化酶抑制剂处理DF1细胞之后,鸡PPARγ的5个转录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PARγ1,PPARγ2,PPARγ3,PPARγ4在24,48,72,96h的表达都呈现上升趋势,其中96h时PPARγ1和PPARγ3表达显著升高(P<0.05),PPARγ4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在前脂肪细胞中发现,与0h相比,前脂肪细胞处理后24,48,72,96h后PPARγ1的表达量持续升高,并在96h时达到显著(P<0.05),其他转录本在不同时间点虽然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但是表达并没有明显的趋势。使用甲基化转移酶(M.Sss I)处理包含鸡PPARγ基因3个启动子报告基因质粒,报告基因分析发现,与未甲基化的P1,P2和P3启动子相比,甲基化处理后的鸡P1(M)和P2(M)启动子的活性受到极显著的抑制(P<0.01),而鸡P3(M)启动子活性受到显著的抑制(P<0.05)。说明DNA甲基化可能调控鸡PPARγ基因启动子的活性。本研究是首次发现鸡PPARγ基因有5个不同的转录本,能编码2个蛋白亚型,鸡PPARγ基因有3个不同的启动子。本研究为深入探索鸡c PPARγ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