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是丛枝菌根真菌(AMF)菌丝分泌的附着有金属离子的糖蛋白,可以有效地调节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及维持土壤有机碳、氮平衡等。不同土壤性质指标和AMF的分泌物GRSP的相关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而这些研究却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退化土壤的恢复策略。因此本研究首先选取杨树防护林土壤,主要探讨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EEG)与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TG)含量及TG组成成分上的差异变化及产生的原因。其次,选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杨树人工林、农田、原始自然森林)下的土壤,探索TG(含量和组成成分)的差异及其与土壤性质的相关关系等。最后,通过总结分析一些前人关于GRSP的研究,指明GRSP未来的研究方向。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杨树防护林TG、EEG含量在松嫩平原不同地点(TG最大差异:3.14倍、EEG最大差异:3.95倍)和土层深度(TG最大差异:2.98倍、EEG最大差异:2.58倍)中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改变GRSP(TG、EEG)含量可以有效地调节土壤容重和含水量(p<0.05)。TG组成成分在不同地点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TG在20=19.8。时结晶,其平均结晶度为1.08%(差异:2.71倍),平均晶粒尺寸为129.3nm(差异:1.41倍),可划分出7种官能团组(差异:1.12-2.10倍)和7种荧光物质(差异:1.18-4.50倍)。土壤pH变化是GRSP和TG组成成分发生变化(脂肪族的C-H、C-H、-COOH的O-H、Si-O-Si、多糖的C-O官能团和相对结晶度)的主要原因之-(p<0.05)。这些数据均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GRSP在维持土壤功能中的机制。(2)杨树人工林、农田、原始自然森林土壤的TG含量与土壤性质(SOC、N、pH、EC、容重)显著相关(R2=0.41-0.85)(p<0.05)。TG组成成分中的主要官能团、主要荧光物质和一些元素也与土壤性质显著相关(p<0.05)。杨树人工林可以有效地降低农田土壤EC和容重,特别是土壤EC已经趋近恢复到原始自然森林土壤的水平(p<0.05)。但是,在TG含量变化上,原始自然林土壤的TG含量分别是杨树人工林和农田的2.35倍和2.56倍(p<0.05)。在TG组成成分变化上,原始自然森林GRSP中的类色氨酸、类富里酸、官能团(脂肪族的C-H、C-O、-COOH勺O-H、OH结构的O-H)、元素(Al、O、Si、C、Ca、N)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或低于杨树人工林和退化的农田对应的TG组成成分(p<0.05),而杨树人工林和退化的农田的TG组成成分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虽然GRSP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是在退化农田上再造林并不能显著改善GRSP含量和组成成分,30年时间的再造林去恢复退化GRSP的含量和组成成分仍然不够,若要恢复到自然森林土壤GRSP水平仍然需要更长的时间。(3)综合大量关于GRSP的研究,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GRSP含量存在差异。EEG平均含量:森林(1.95g/kg)>农田(1.89g/kg)>草地(灌木)(0.75g/kg),TG平均含量:农田(3.54g/kg)>森林(3.47g/kg)>草地(灌木)(1.81g/kg)。而且,TG含量和EE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另外,GRSP(TG、EEG)含量可以显著地调节SOC、N、容重、团聚体稳定性(p<0.05)。对于TG组成成分,综合许多学者及我们的研究发现TG主要由糖基蛋白、芳香族化合物、羧基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腐殖质、氨基酸、和一些元素(如C、N、O、H、Si、Fe、Cr)等物质组成。而TG含量和一些组成成分均与土壤pH呈显著相关关系。这些发现均表明GRSP对土壤功能维持的重要性以及GRSP组成成分的复杂性等。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还应重点研究GRSP组成结构和特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