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带来了城市用地紧张、交通拥挤、城市绿地不足、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1982年,联合国自然环境委员会会议指出:地下空间是人类潜在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自此,各国逐渐把地下空间看作突破城市发展瓶颈的重要出路。当前,我国各大城市(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为缓解城市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正在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然而,就目前立法情况来看,我国尚未建立完整的城市地下空间法律体系,针对城市地下空间土地的产权归属问题、地下空间开发的收益分配问题等并没有清晰的界定,由此制约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产权界定情况的梳理,以产权理论、地租地价理论、收益分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基础,对城市地下空间土地产权及收益分配问题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对该问题的主要研究和立法现状等内容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为基础理论篇,主要对本文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第三部分从城市地下空间土地产权的立法和学术探讨分析为基础,对城市地下空间土地产权主体、客体、内容等进行界定,对城市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的取得、登记、期限等进行分析,并对管线工程地下空间、已出让土地地下空间及公共空间地下空间等特殊情况下地下空间利用过程中涉及到的产权问题进行界定。第四部分针对城市地下空间土地的价格评估问题、地下空间土地开发的最佳深度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适宜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地价评估方法。第五部分针对地下空间土地开发利用后所产生的收益分配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地下空间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土地实际利用者三大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及各自在地下空间土地开发利用中所获得的收益及其形态。第六部分为结论,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并就文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下一步研究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