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总元件的超材料吸波器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n2582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集总元件的亚波长电磁超材料吸波器,因其厚度薄、吸波率强、谐振频率(或带宽)可调以及便于集成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等效电路理论,超材料吸波器的结构可等效成一个由等效电阻、电容和电感串并联组成的电路模型,在吸波器顶层金属结构上加载集总元件可将电磁谐振转为电路谐振,通过调节集总元件的值来改变输入阻抗和损耗特性。这种利用“场”+“电路”的设计思想结合外加集总元件为吸波器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也为实现宽频带吸收、中心频率可调以及结构简单且小型化的应用提供了有效手段。这种可重构超介质吸波材料在能量搜集、信号源探测、(5G通信)电磁兼容、MIMO天线、舰船隐身等诸多前沿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价值。本文研究了双频超材料吸波器以及基于集总元件超材料吸波器的吸波特性,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数值仿真以及实验测量等研究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一、在微波频率下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具有相邻吸收峰的双频带超材料吸波器。通过将十字形谐振器(cross-shaped resonator,CSR)和互补的十字形谐振器(complementary cross-shaped resonator,CCSR)集成在单个的周期单元上组成了这种超紧凑且节省空间的结构,CSR和CCSR分别对应于低谐振频率和高谐振频率。该吸波器在频率6.78和7.42 GHz处与自由空间达到良好的阻抗匹配,吸收率达到99.9%。通过观察谐振频率处的表面电流、电场与磁场的强度分布情况对吸波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S参数反演方法计算了相对复介电常数、复磁导率、复折射率以及相对阻抗等电磁参数来进一步验证两个近乎完美的吸收峰。二、研究了不同的极化角、斜入射以及模型不同尺寸对双频超材料吸波器吸波特性的影响,并详细的解释了吸收强度变化以及频偏的原因。另外,在双频吸波器的结构模型中加载集总电阻元件,可以有效的改变输入阻抗和降低等效电路的品质因数Q值,实现吸波器的良好阻抗匹配特性,从而拓宽双频超材料吸波器谐振频率处的吸收带。三、提出了一种在微波段下基于集总电阻的十字环形超材料吸波器。通过仿真得到该吸波器在4.31-10.25 GHz的频率范围内,吸收率均达到90%以上,相对吸收带宽约为81.6%。通过比较在5.16和8.72 GHz频点处未加载集总电阻和加载集总电阻结构的功率损耗密度分布情况分析了吸波器的损耗机制。分别讨论了不同的损耗正切值、极化角以及斜入射对吸波器吸收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改变结构尺寸实现了该模型在太赫兹波段的宽频带吸收。
其他文献
工模具钢以良好的抗冲击、抗热裂、耐磨损及耐热变形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热挤压模、锻模、压铸模等热作部件;W360热作模具钢以高硬度、高韧性、优良的抗回火软化性能以及良好的
作为庞大的管式“反应器”,自来水在输配水管网中的停留时间长达1~3天。由于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过程的发生,将对供水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以铁质管材为主的系统,随
我国西南地区地震频发,大量边坡受强震累积作用产生损伤,极易受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诱发滑坡灾害,直接威胁重大工程安全,开展强震区岩质边坡长期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尤为重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不断发展,新的通信场景层出不穷,视距多天线无线通信场景就是重要的一种。在固定无线接入和回程链路中,视距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可作为光纤和数字用户线路之外的选择,用在一些地形复杂的山脉、河流以及不易铺设光纤或者是施工成本比较大的地方;同时,视距多天线还适用于高速铁路通信系统,由于高铁多数时间行驶于旷野中,散射体极为稀疏,收发天线之间存在着强直射路径;除此之外,高频段信道通常呈现出
光催化还原技术利用无限的太阳能作为唯一的能源,可将CO2直接转化为一氧化碳、烃或醇类等化合物。因此该技术不仅可缓解碳排放引发的温室效应,还能作为一种能源补充形式,缓解
目的:拟建立两种同时测定塑料基质中22种替代型塑化剂的分析方法。(1)SPE-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定量塑料餐盒中22种替代型塑化剂;(2)超声提取-SPE-超高效超临界流体
蒸汽发生器是在核能,化工,石油,炼油,船舰动力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换热装置。蒸汽发生器内部横向流作用下诱发传热管束振动在蒸汽发生器中广泛存在,换热器失效多由流体弹性失稳振动引起管束的疲劳和磨损所致,严重影响设备的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传热管束往往处于两相流体中,其流弹振动复杂,难以准确预测,本文针对传热管束的流弹失稳动力建模分析方法与失稳特性规律开展研究,可为管束流弹失稳控制以及蒸汽发生器安全性设计提
随着我国建筑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步伐的加快,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正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优势。以BIM为核心的信息集成、协作与评估平台将极大提升
农田排水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载体,由于其水量大,瞬时性强,水质不稳定,碳氮比不协调等特点,利用常规生物-生态技术难以对其处理。本研究构建了一种深水型膜-菌藻共生反应
复合材料在B787飞机结构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已达到50%,国产民机C919复合材料占比约25%左右,预计正在预研下一代宽体客机或将接近B787水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对湿热环境尤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