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民事诉讼程序中,送达是联系人民法院和当事人之间的桥梁,是当事人获取诉讼信息的渠道,几乎每个环节都离不开送达,没有一个问题像送达这样牵动着整个诉讼程序,因此,民事送达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诉讼程序流畅运行意义重大。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民事送达制度由于设计上的疏漏和操作中的不当使得“送达难”问题日渐凸显,制约并阻碍了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进一步推进民事诉讼审判方式改革的今天,程序保障和司法效率理念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而这也应成为民事送达制度改革的主旋律。为寻求解决“送达难”问题的出路,不少学者、司法实务界人士做出了种种努力,如何科学建构我国的民事送达制度,如何确保实践操作中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从送达的基本理论出发,对民事送达制度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梳理,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有关国家相关制度的规定,回顾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指出我国民事送达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及成因,在总结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正文部分由四章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事送达制度的基本理论概述。从送达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对送达主体、送达对象、送达作用等内容进行阐述;然后分析了送达的主要价值,为全文写作奠定理论基础,指明改革目标。第二章是民事送达制度的国外立法例。通过对美、英、德、法、日五国民事送达制度的横向比较,分析总结各国制度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其成因,为下文中完善我国民事送达制度提供借鉴。第三章是简述我国民事送达制度的立法规定及司法现状。首先介绍了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中的相关规定,然后从立法和司法实务上指出我国民事送达制度存在的缺陷,并详细分析造成“送达难”问题的主要成因,为改革我国民事送达制度提供现实依据。第四章是对完善我国民事送达制度提出具体设想。笔者先从立法理念上对民事送达制度提出建议,即改变原有的送达模式;然后细化完善该制度的具体规定,包括明确送达员范围、放宽送达地点、改造现有送达方式、增设新型送达方式、建立责任规范等内容,是本文的核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