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段输尿管损伤后两种不同替代组织选择的解剖学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lex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长段输尿管损伤后,回肠及膀胱肌瓣两种组织替代输尿管治疗时,手术操作的难易程度、替代材料的存活情况,抗返流的效果,组织相容性,并结合临床术后表现,为临床提供可借鉴的治疗方法及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解放军第252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21例长段输尿管损伤患者,分别应用肠代输尿管术及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9例,采取回肠代输尿管损伤术,B组12例,采取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损伤术,对比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保留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4周对A、B组分别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肾脏积水是否改善和替代段输尿管的通畅性;术前和术后6周,观察A、B两组尿液分泌物以及分别测定A、B组尿常规、尿素氮、肌酐和血清电解质水平;术后4个月对A、B组分别行膀胱返流造影,检查有无返流;术后6个月对A、B组分别进行利尿肾图及超声,检查尿路引流是否通畅。对比A、B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 21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10.6±20.0)分钟、术中出血量(171.7±38.1)毫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2±0.3)天、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2±0.4)天、保留尿管时间(9.3±1.0)天、住院时间(13.4±1.3)天,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替代段回肠的血运情况,未发现血运不良。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4.6±11.8)分钟、术中出血量(141.7±26.6)毫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0±0.2)天、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9±0.4)天、保留尿管时间(8.5±0.5)天、住院时间(12.3±1.2)天,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替代输尿管的膀胱肌瓣血运情况,未发现血运不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保留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发现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t=2.131,P=0.046,P<0.05,有统计学差异。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A组短,t=2.298,P=0.0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保留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A组,t值分别为2.194、2.280、2.366、2.139,P值分别为0.041、0.034、0.029、0.046,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差异。2术前及术后4周对A、B组分别行静脉肾盂造影(IVP),发现A组所有患者术后回肠代输尿管通畅,肾积水较术前减轻(t=2.238,P=0.0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所有患者术后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段通畅,肾积水较术前减轻(t=4.282,P=0.00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A、B两组间肾积水情况比较,发现术前两组患者之间肾积水程度无差异(t=0.189,P=0.852,P>0.05),术后4周A、B两组间肾积水情况比较发现,术后B组肾积水改善情况优于A组(t=2.233,P=0.038,P<0.05)。3术前和术后6周观察尿液中分泌物发现,A、B两组患者术前尿液中均未见明显分泌物;术后A组尿液中有1例分泌物较多,黄色伴臭味,2例有较少分泌物,其余6例未见明显分泌物。B组尿液中未见分泌物较多者,2例有较少分泌物,其余10例未见明显分泌物。术前和术后6周,A、B两组分别测定尿常规发现,A、B两组患者手术前尿常规均显示正常,A组手术后有1例白细胞显著增多,引发尿路感染;B组术后未引发尿路感染。术前和术后6周A、B两组分别测定尿素氮、肌酐和血清电解质水平,对手术前后A、B两组生化指标分别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发现,A组手术前后各生化指标间(尿素氮、肌酐、Na+、Cl—、HCO3—)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表明对肾功能无影响。B组手术前后各生化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表明对肾功能无影响。4术后4个月对A、B组分别行膀胱返流造影,发现A组有2例患者造影剂在排尿时及膀胱充盈时会轻度返流到代输尿管的回肠下端,有少量尿液进入肾盂,其余7例未发生返流,返流发生率为22.2%。B组有1例患者的造影剂在排尿时及膀胱充盈时可见轻度返流到代输尿管,其余11例未发生返流,返流发生率为8.3%。5术后6个月对A、B组分别进行利尿肾图及超声,发现A组患者中有1例患侧上尿路存在梗阻,对A、B两组进行输尿管镜检查发现,有1例患者出现狭窄,狭窄部位为回肠与输尿管的连接位置,对患者进行3次球囊扩张后好转,每次间隔3个月,进行超声及利尿肾图复查,发现肾盂积水有所减轻,引流通畅,其余8例肾盂积水明显减轻,患侧上尿路引流通畅。A组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为11.1%(1例/9例)。B组双侧上尿路未见引流不畅,输尿管镜检在膀胱肌瓣与输尿管连接处未发现狭窄,肾盂积水明显减轻。6 A组并生尿路感染1例、膀胱输尿管返流2例、尿路梗阻1例、吻合口狭窄1例,B组只并生1例膀胱输尿管返流。A、B两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输尿管缺损的患者采用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优于回肠代输尿管成型术,它能够恢复尿路的连续性,改善肾功能,操作简单,应用安全,并发症少,疗效明确,不仅降低医疗费用而且解除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护坡在水利工程前期显得尤为重要,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施工部署工作,利用恰当的施工技术,保障水利工程的稳定性.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可以提高水利工
水利工程不仅关系着水利调节问题,且对自然生态起到良性影响作用,做好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检测,提升其管理水平,有利于实现水利工程在水资源调节中达到除害兴利的效果.
目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其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作为建筑类基础设施施工项目,其除了要满足施工整体的进度和质量要求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居民等建筑使用方在建筑空间舒适性方面的要求.面对持续提高的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加强,我国土木工程建筑行业获得良好的发展,当下国内的建设产业有了极大的进步,与此同时,国民也对房屋的品质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再者,大体积混凝土结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也水涨船高,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水利工程项目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铺展开来,但新时代对于水利工程项目有了更多质量上
随着我国相关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政策的修订和颁布,国家对生态环境工作空前的重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建筑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其中,环保绿色一直是建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数量都在不断提升,房屋建筑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对其要求更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是房建中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对房屋整体质量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人们愈发注重建筑材料的绿色、环保、节能.传统建筑施工更加关注预算成本的控制和工期的控制,忽略了效能与效益的同步进行,在水电、土地管理中没有充分考
随着现代智能楼宇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土木工程建筑当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应用这种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强度、抗倒塌能力、抗震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