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茉莉(Styrax japonicus Sieb.),野茉莉科野茉莉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其树形优美,花芳香而洁白,且花果下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潜力,可极大的丰富我国北方地区园林植物种类。
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引种地观测及相关生物学研究手段,对崂山野生野茉莉进行了资源调查、生物学特性、种子的休眠特性及繁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崂山地区分布野茉莉1种,1变种,分别为野茉莉和毛萼野茉莉(S.japonicus var.calycothrix),主要分布于海拔500~1000m的杂木林,分布较为广泛。调查中同时发现一粉花植株,其抗性较强,花果美丽,观赏价值极高。
2.野茉莉种子属于综合休眠类型。种子外种皮角质化,中种皮较厚,内种皮富含纤维,致密的外部结构是影响种子萌发的机械障碍;野茉莉种皮坚硬厚实,透水透气性差,是造成种子休眠的原因之一。离体胚萌发率均达到100%,这说明野茉莉的胚发育完整,不存在休眠现象。野茉莉种子不含水溶性抑制物,但是其种仁中含有醇溶性抑制物,影响种子的萌发,可能是造成种子休眠的原因之一。
3.层积前用赤霉素浸种,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以500 mg.L-1 GA3浸种后层积80d和100d及750 mg.L-1 GA3层积80d效果较好,种子发芽率分别为65.23%、68.00%和67.57%。
4.采用冰箱低温(0~5℃)处理,GA3100 mg.L-1、0.4% KNO3和GA350 mg.L-1+0.4%KNO3分别浸种36h,以清水浸泡种子36h做对照。各处理中,以混合处理对种子萌发效果最好,50mg.L-1 GA3+0.4%KN03混合处理4个月能显著提高野茉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率达到73.23%。
5.平均生根率最高的组合为A3B4C3D2,即在200 mg.L-1 ABT中浸蘸1.5h,沙子∶泥炭∶珍珠岩=1∶2∶1为扦插基质;平均生根数最多的组合为A4B4C4D2,即以沙子∶泥炭∶珍珠岩=1∶2∶1为扦插基质,在IAA200 mg.L-1浸蘸2h;平均生根长度最长的组合为A3B3C4D1,即以沙子为扦插基质,在150 mg.L-1 ABT浸蘸2h。
6.野茉莉的组培快速繁殖以其带芽茎段和顶芽为外植体,最佳灭菌组合为酒精20~30s+0.1% HgCl2,时间分别为8 min、7min,成活率分别为76.67%和60.00%;最佳启动培养基为1/2MS+6-BA(1 mg.L-1)+NAA0.1 mg.L-1。增殖培养基为:1/2MS+6-BA1mg.L-1+NAA(0.1~0.6mg.L-1);对野茉莉生根培养不是很成功,原因可能是种性及激素浓度设置不当,导致生根结果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