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论文旨在于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强大的自分泌、旁分泌功能,研究其分泌功能是否具备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液上清处理结直肠癌细胞HT-29,MTT法测定HT-29细胞的增殖情况;应用RT-PCR方法测定经处理后的细胞中p53、Bcl-2、PCNA、GSK-3基因的表达。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1,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2,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①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CD44、CD73、CD90、CD105的表达情况;③不同条件下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分化,测定其定向分化能力。3,收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处理结直肠癌细胞HT-29,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浓度分别为20%、40%、60%、80%、100%,MTT法测定处理24h、48h后结直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情况。4,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处理48h后的结直肠癌HT-29细胞RNA,RT-PCR测定p53、Bcl-2、PCNA、GSK-3基因的表达。结果:1,体外培养,原代细胞呈长梭形贴壁生长,形态均一,能快速扩增。2,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CD44、CD73、CD90、CD105呈阳性表达,标志物CD34呈阴性表达;不同培养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骨细胞、脂肪细胞分化,验证了其多向分化的能力。3,MTT显示随着BMSC培养上清的浓度增高,HT-29细胞测定出的抑制率也随之增大;同等培养条件下,处理48h的HT-29细胞的抑制率大于处理后24h HT-29细胞的抑制率。4,RT-PCR测定p53、Bcl-2、PCNA、GSK-3基因表达。随着BMSC培养上清的浓度增高p53、GSK-3相对表达量也随之增加;而随着BMSC培养上清的浓度增高Bcl-2、PCNA相对表达量却逐步降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在体外能有效地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p53、Bcl-2、PCNA、GSK-3参与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T-29增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