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学校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强制性)的特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投入不足、投资体制不够完善,区域、城乡、校际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和解决。义务教育均衡不是绝对的平均发展,而是相对的、动态的,是一个从不均衡到均衡,又从均衡到新的不均衡,再到新的均衡的持续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县域内教育的基本均衡。本文主体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的理论工具等。第二部分,济源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主要介绍济源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济源市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分析。主要从政府决策取向、社会经济发展、教育价值追求和学校管理等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济源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从强化政府责任、强化教育责任、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机制三个维度十个方面提出了一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建议。第五部分,问题讨论,提出了研究的创新、不足之处和“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下的镇(街道)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承担什么样责任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