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优秀少年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来源 :沈阳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hrimp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跳技术是跳远技术的核心。近年来,国内外对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和起跳技术分析的文章比比皆是,但是针对少年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和起跳技术分析的文章少之又少。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技术参数和技术特征不可能套用到少年男子跳远运动员身上。本文以2009年7月辽宁省少年田径比赛男子甲组跳远前八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摄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少年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和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目的在于,总结少年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技术特征,为少年男子跳远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经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辽宁省优秀少年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最后两步加速上板意识极强。在一定范围内适当缩短助跑最后一步步长,能够加快起跳腿的上板速度,是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途径。2辽宁省优秀少年男子跳远运动员的起跳时间和缓冲时间过长,转化和蹬伸时间短,蹬伸时间指数、着地角和蹬地角偏小,起跳扇面角偏大,这与起跳腿缓冲、蹬伸能力差之外,还与摆动腿,摆动臂的摆动是否积极有关。3辽宁省优秀少年男子跳远运动员的起跳腿退让性工作能力和上板时积极扒地意识不足,起跳离地瞬间髋、膝、踝三关节蹬伸不充分。4辽宁省优秀少年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摆动腿的摆动时机出现较晚、摆动角速度小,摆动腿突停制动动作出现较晚甚至没有。5辽宁省优秀少年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绝对速度小,腾起水平速度、腾起垂直速度、水平速度转化率以及腾起角相对偏小。6辽宁省优秀少年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过程中的身体重心高度曲线波动平缓。在不影响助跑和起跳衔接的前提下,结合运动员自身特点,在起跳着地瞬间适当降低身体重心,可以加大起跳垂直工作的距离和腾起角,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其他文献
兴起于20世纪80-90年代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是一个从育人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与常规高等教育不同的教育形式。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虽与国际同步,但办学
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术科教师创新心理品质结构特点;开发术科教师创造潜能;培养术科教师创新人格;了解影响和制约术科教师创新活动和创新心理品质形成因素,为术科教师的创新实
包含有土石方开挖,杆塔基础施工,杆塔起吊、组立,紧、放线等12章、78项、500种算法.具有"内容丰富、操作简单、计算速度快、实用"等特点.新版软件增补了学术界一些新的计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