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蛇床子素化学及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ght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蛇床子素是从伞形科植物蛇床果实中提取分离出的纯天然香豆素化合物。世界各国对蛇床子素的研究较早,发现它有广泛的生物活性。经国内外文献及专利调研未发现分离制备高纯度蛇床子素的相关研究报导,其提取工艺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始终没有解决。特别是近年来发现其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引起药学工作者的普遍关注。蛇床子素提取分离的制备工艺影响该药物的深入研究。 本课题利用近年来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面应用广泛的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对中药蛇床子中的主要活性成份蛇床子素进行快速分离,得到纯度在99%以上的高纯度蛇床子素。经多次重复实验工艺稳定,在高纯度天然蛇床子素快速分离工艺的研究上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理化性质测定及光谱分析确证其结构,并进行了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在制备工艺研究和纯度检测的基础上,还进行了蛇床子素抗肿瘤活性及相关的实验研究,进一步肯定了抑瘤效价及相关的生物活性。生物活性实验包括:蛇床子素体外对肺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Bel-7402以及Hela细胞的抑瘤活性;体内对小鼠肉瘤S180、肝癌H22、小鼠自发淋巴瘤的抑瘤活性研究,以及对宫颈癌U14的辐射协同增效实验和小鼠抗急性缺氧、抗辐射升白作用的研究。 蛇床子素的化学实验研究表明,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可以快速分离制备纯度达99%以上的蛇床子素,该制备工艺具有快速、高效、方便等优点,而且树脂可以重复利用。产品经Mp、TLC、IR、UV、1H-NMR、MS及元素分析等理化测试和光谱分析确证了结构;高温、高湿和强光照射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产品性质稳定,无性状及含量的改变。该研究为蛇床子素产业化提取制备工艺研究和深入进行药物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也为蛇床子素中药标准品制备研究提供一个实用可行的工艺方法,提高产品纯度,降低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 生物活性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蛇床子素在体外和体内对多种实验肿瘤均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体外对肺腺癌A549、人肝癌Bel-7402以及Hela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7.83μg/ml、123.92μg/ml和236μg/ml;体内抑瘤活性的研究表明,蛇床子素对小鼠肉瘤S180抑瘤率在57~68%之间、对肝癌H22抑瘤率达62~73%、小鼠自发淋巴瘤抑瘤率达51~74%。经统计学处理与空白对照组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对实验动物未表现出任何毒性反应。另外,蛇床子素还表现出一定的肿瘤辐射增效、抗辐射升高白细胞和抗小鼠急性缺氧活性。经过深入研究,蛇床子素有望成为一种低毒、高效的肿瘤防治药物。
其他文献
★不用手或铁丝、钉子、针等金屬制品接触电源插座内部。  ★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  ★同一个插座同时插入过多的插头,会烧坏插座,还有漏电的危险。  ★不要在电线上晾晒衣物等。
期刊
在太阳系中,木星是所有行星中最大的一个。它比地球大1500倍。与地球不同的是,它不是由岩石构成,而是像太阳一样由气体构成的。但它尚未大到能夠成为一颗恒星。红、黄、白色夹杂的云团在木星周围翻滚,而木星表面上的风暴几百年都不会停息。  木星档案  距太阳:7.78亿千米  直径:142,984千米  年(绕太阳转动一周的时间):  相当于地球上的11.9年  日(绕轴自转一周的时间):  相当于地球上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作用已经涉入各个行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在发电厂对于继电保护的应用,使得继电保护技术不断发展,呈现出智能化,网
[目的]:  通过前期的黄皮果单体化合物的提取制备以及其有效成分结构鉴定,采用H2O2氧化损伤PC12细胞模型筛选10种黄皮果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损伤活性成分,考察黄皮果活性单体对
目的:以人髓性白血病HL-60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三氧化二砷诱导HL-60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阐明其作用分子机理。  方法:以人源HL-60、293T、NB4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浓度的砷剂
叶爷爷,就是被小伙伴唤作“耶耶耶”的老头儿。我只接触过他三次。  第一次是到他的办公室。  到了门口,他让我先别进去。只见他打开门,从墙角拿来拖把,说:“踩踩它。”  我照做了,对拖布怀有深仇大恨似的一阵猛踏,使拖布沾满了刚玩“泥巴大战”留下的污泥。  我霎时懂得了叶爷爷的用意。  叶爷爷有事出去,让我进去坐一会儿。  我一眼就瞅到了沙发上的几本小人书。难道叶爷爷也看这个?  没翻几页我就闲不住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