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不同治疗策略对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成都军区总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明确诊断的ARDS患者行回顾性分析。(1)筛选策略和流程,从病历库中调出原始病历,筛选出符合ARDS2011年柏林定义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ARDS病例;(2)采用CRF表采集所有ARDS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命体征、实验室检验资料、发病诱因、机械通气和抗感染等各种治疗措施、生存率、住ICU时间、医疗费用等指标;对所有患者在ARDS发生第一天行APACHE II和SOFA评分。(3)主要观察指标:①机械通气时间;②住ICU时间;③平均住院时间;④医疗费用;⑤28天生存率。(4)数据汇总并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x sd表述,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最终纳入统计学分析的ARDS患者共117例。主要结果为:(1)ARD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男79例,女38例,男女比2.08:1; ARDS患者的发病率最低的年龄组为19-29岁,最高的年龄组为60-75岁,平均年龄51.89±13.92岁;发病诱因中,前三位依次为肺部感染(32.48%)、休克(17.09%)、重症胰腺炎(16.24%);ARDS发病第一天,APACHE II评分平均21.25±7.27分;SOFA评分平均8.68±3.49分;按照柏林定义ARDS严重程度标准,轻度ARDS患者22例(18.80%),中度77例(65.81%),重度18例(15.39%)。(2)治疗策略对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①机械通气组的住ICU时间、医疗费用高于非机械通气组;28天生存率、平均住院时间,两者无差异。保护性通气组的机械通气时间、28天生存率优于非保护性通气组;而平均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医疗费用,两者无差异,保护性通气组能降低VAP、 MODS、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②液体限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医疗费用、28天生存率优于非液体限制组;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两者无差异。抗感染优化组的28天生存率、细菌清除率优于抗感染非优化组;抗感染非优化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优于抗感染优化组。③激素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28天生存率优于非激素治疗组;但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两者无差异。④非血液净化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医疗费用优于血液净化组。(3)影响ARDS患者生存的因素: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ARDS确诊时间、液体限制、抗感染优化、激素治疗等危险因素影响ARDS预后;SOFA评分、ARDS确诊时间、抗感染优化是影响ARDS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 ARDS的主要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可以发生于各年龄段;发病诱因前三位依次为肺部感染、休克和重症胰腺炎;ARD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以中度比例最高。(2)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患者的重要措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缩短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并显著提高28天生存率。(3) ARDS患者的液体限制策略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28天生存率,并能降低住院费用。(4)抗感染优化治疗可以提高ARDS患者细菌清除率和28天生存率。(5) ARDS患者早期小剂量短疗程的激素治疗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28天生存率和降低医疗费用。(6)影响ARDS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ARDS确诊时间、液体限制、抗感染优化治疗和早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SOFA评分、ARDS确诊时间和抗感染优化是影响ARD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