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测定和营养亲和性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MM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黄萎病寄主范围广,是棉花生产上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近几年来,棉花黄萎病的变异比较大,田间症状表现出了不同的病症类型。为了明确土壤中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分化情况,为揭示病原菌变异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采用生物学性状测定法、鉴别寄主法、营养亲和群分析法对从陕西三原棉花试验田土壤中分离出的黄萎病菌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病原菌生物学性状测定表明,同一棉田中黄萎病菌存在着形态上的差异。主要有菌核型、菌丝型和中间型三种类型,其中以菌核型居多,表现为培养菌落的微菌核多、分生孢子较多,菌落底部有同心轮纹;菌丝型菌落呈白色,气生菌丝致密发达,底部无同心轮纹,不产生微菌核;中间型菌落表面灰白,边缘光滑。2.温度测定表明,大多数棉花黄萎病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也有少数菌株在28℃生长较快,但所有菌株在33℃下都不能生长。3.鉴别寄主测定表明,26个供试菌株可划分为强、中、弱3个致病类型,强致病类型包括B19、A19、B1、B13、C2、B4、C3、B11、B12、A23、A34等12个菌株,他们占供试菌株的41.6%;中等致病类型包括C14、C17、C20、A9、C9等9个菌株,他们占供试菌株的34.6%;弱致病型包括B22、A8、B2、C6、B8,占19.2%。4.结合病圃鉴定及苗期致病性测定结果,建议采用海岛棉7124和陕2234作为高抗或抗病品种,泗棉3号做为高感品种或感病品种,陕4080作为感病或耐病品种。5.营养亲和性测试的结果表明:经在KPS培养基上诱发培养, 28个菌株共获得295个nit突变株,不同菌株的突变率差异较大。经鉴定:获得nit1共235个,占总量的79.66%;nitM共59个,占总量的20.00%; nit3仅1个。营养体亲和性配对测试表明,28个菌株可分为2个营养亲合群(VCGs),即26个供试的棉花黄萎病菌属于同一亲和群,即所有菌株都和泾阳标准菌株亲和,而与新疆标准菌株不亲和。
其他文献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44、B4菌株是从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经测定,两种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小麦全蚀病菌4种植物病原真
摘 要: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在建筑装饰中更加注重对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建筑装饰施工中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装饰施工、节能环保、材料  前言:节能环保装饰材料在保护居住者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用节能环保装饰材料进行装修是未来建筑装修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建筑装饰施工中节能环保材料的特点  (1)生产建材的原材料要健康环保。具有环保的性能是建筑装饰材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已经在广播电视台发挥重要作用,对电视台的发展与进步带来关键性影响。对于广播电视台而言,其政工工作的开展正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本文就广播电视台的政工工作目前的形式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策略。  关键词:广播电视台;政工工作;员工;素质要求  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外的复杂环境及人们
1.汽车自动清洗机控制方案分析  汽车自动清洗机主要包括机架行走机构、侧刷刷洗机构、顶刷刷洗机构、风干系统、清水管路系统和清洗剂管路系统。  龙门架(机架)通过两台交流异步电动机作为驱动源。通过控制行走电机的正转、反转。使机架前进或后退。同时,为保证汽车清洗机在轨道上运行的安全性、有效性,在轨道两端特设立两个行程开关,即一个汽车前端感测开关和汽车后端感测开关,以控制机架行走的范围。  侧刷刷洗机构
摘 要:从计算机技术诞生以来,就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方式。而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日常生产效率显着提高,管理更加方便和完善。但必须认识到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推动作用,才能够让企业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市场中获得更大效益。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企业信息化  引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业的建设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其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实际建筑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管理对于城市建筑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则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主要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正在面临着一场革命。在传统图书馆中,信息的传播完全依赖于物质的载体——书籍,但是一本书中的知识不能同时被多个读者共享。在教育的领域里,人们对充分发挥图书馆为教育的服务作用重视不够,图书馆的潜在功能和教育职能尚未很好地体现出来。如何重视并发挥图书馆的优势,转变机制,不断拓宽自己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全面提高教育的质量,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图书馆 ;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