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四梦”梦境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f5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临川四梦”梦境研究》为题,研究之意义有二:一是笔者通过研究汤显祖在编写与创作“临川四梦”四个剧本时如何对原来的故事进行改编;联系历史背景,作家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过程对“临川四梦”进行综合性的研究,笔者希望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创作心态,作品的真正寓意与丰富的文化底蕴。二是借着研究汤显祖“临川四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尤其是白先勇的小说《游园惊梦》及昆剧青春版《牡丹亭》的编写与演出,笔者在肯定白先勇承传及建设传统文学与戏曲艺术方面的贡献的同时,对“临川四梦”的价值作出新的判断。   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简介,笔者列表说明四本剧作中与梦境有关的剧情,列出重要情节是为了便于行文。笔者参照邹自振的《“四梦”与小说的关系》列表简述汤显祖所改编的内容以便说明汤显祖在继承前人的作品时,超越前人之处。汤显祖对前人的超越表现在:提出“至情”的观念以显示梦境所包含的哲理性、象征性及戏剧审美观。第一节,至情至性的青春恋曲,表现了《牡丹亭》女主角为捍卫爱情,不惜出生入死的勇气。女主角梦中潜藏的反叛精神,不仅是封建女性以春梦与礼教相抗衡的表层现象,更深层的意义是汤显祖支持泰州心学派王艮、罗汝芳和李贽等人,肯定私欲,张扬个性及保持童心的观点。《紫钗记》中作者强化黄衫客这个力挽狂澜,改造局势的英雄形象,表达了崇尚真人与真情的思想。第二节钩心斗角的政治丑剧,汤显祖写卢生妻子以钱买通权贵,让丈夫状元及第,卢生以鬼蜮伎俩来建立功勋,又写权相宇文融结党营私,贻害异已,这一切确实反映了汤显祖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事实。《邯郸记》、《南柯记》中,作者托意于梦,揭露了明朝科场及官场的病态现象。第三节《邯郸记》、《南柯记》主角的入梦与出梦,“情多”与“情尽”的挣扎,流露了士人留恋朱门及向往空门的矛盾思想情感。从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传统士人往往从儒释道哲学思想中寻找心理平衡点,汤显祖也不例外。   第二章梦境的戏剧美学效果,讨论戏曲虚实结合的写意形式,与“梦中之情”不符合的大团圆结局,还有喜剧反讽中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笔者强调汤显祖“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情至之思”所获得的“生天生地生鬼生神”的审美创作自由。   第三章“临川四梦”梦境描写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除了讨论梦境对《红楼梦》与《聊斋志异》等作品,在主题方面的渗透之外,笔者也谈及梦境的写作技巧对后世文学艺术风格的影响。   最后,笔者选择以白先勇的小说《游园惊梦》的成就及青春版《牡丹亭》的编写与演出为分析重点,目的有二:一在说明汤显祖作品深远的影响力,二在强调与其一味否定传统文学,扬弃传统艺术,不如学习白先勇,撮合一群文化人,为传统文学与艺术的传承与建设,做出贡献。正如上海戏剧学院前院长余秋雨所说:“生活在现代而不是个现代人是很可悲的,但是斩断了自己生命根源的现代人那种可悲不比前者小。”回想五四以后,文革期间传统文化因政治干预所遭受的摧残,再联想到现代人急功近利,不屑于以传统文化涵养生活素质,笔者感触良深,因此以《牡丹亭》的台词“牡丹亭上三生路,但愿那月落重生灯再红”,作为这篇论文的结束语。
其他文献
海明威是二十世纪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他以不寻常的经历和别具特色的文风闻名于世。海明威不仅为世人留下宝贵的神财富,也影响了一代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他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2004-2005年风靡港台与大陆的韩剧《大长今》之所以所向披靡,让观众欲罢不能,依靠的是剧中所体现的浓厚的韩国历史民族文化--儒教的道德核心进行,即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这种文化
学位
学位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在光传输网络之上引入控制平面,可以支持动态波长连接的建立,动态地分配网络资源,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ITU-T等组织定义了大量关于控制信令方
曹禺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剧作家,他的戏剧艺术才华为人们普遍激赏。他的剧作,经过历史潮汐的反复冲刷,至今仍然具有那样感人肺腑、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曹禺是用理智驾驭人性描写的
学位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重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然而付诸具体的教学实践,包括课程结构、教材编写等等,还是有不少问题有
目的:在栽培前快速而有效的鉴别茯苓优质菌种。方法:通过对茯苓菌丝形态观察、测定呼吸速率,实地栽培测产,对菌丝及菌核的生长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栽培种菌丝在第20天时
现阶段我国所处的时代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各项科学技术措施发展和应用的速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领域中也应用到了崭新的智能化技术,在对智能化技术
郑敏是当今仍活跃在诗坛上的一棵常青树。本文对这位九叶派诗人做了整体性研究,共分为十一个部分: 一:生命意识是郑敏诗歌持之以恒的中心。本文研究了其中几对矛盾,探讨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