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练习系统也被称为“训练系统”,是语文教材中重要的子系统。练习系统不仅是学生应用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渠道,更是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课程改革和教学的重点,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素养在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中具有最基础、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落实语文课程性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以“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培养为基础和核心。论文以“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为视角,对部编版和人教版两版教材练习系统编制的异同、师生的使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与调查研究,以更好地把握练习系统的特点,并据此提出行之有效的使用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丰富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策略的理论研究,为教师和学生使用练习系统提供参考和指导,此外,也能为“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培养探索一些新的路径。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绪论;语言建构与运用及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相关概述;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教材练习系统的分类统计和分析;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练习系统的使用现状调查分析;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练习系统的使用策略;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练习系统的使用案例。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缘起及意义,并对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综述,然后对论文中出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最后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从两方面论述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视角分析练习系统的可行性。一方面是从“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内涵出发,对从1929年颁布的第一套具有教育法规性质的课程标准到2017年颁布的最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语言素养”的课标要求进行梳理,分析总结“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内在理论逻辑。另一方面是从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功能着手,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练习系统的发展进行梳理总结,从而对练习系统功能的变化进行说明。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分析,说明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视角分析练习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首先从“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内在理论逻辑入手,对两版教材练习系统的划分类型进行了阐述,将练习系统习题划分为语料积累类、语理整合类和语言行为类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对两版教材的练习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一方面对各类习题的题量以及所占比例进行比较和分析,另一方面对各类习题的要求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以上两方面的研究,总结说明部编版教材练习系统对人教版教材练习系统的继承、发展以及自身的不足。第四部分以第三部分中习题类型的划分为依据设计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提纲,通过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对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中各类习题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师生在使用练习系统时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第五部分结合以上对两版教材练习系统的比较分析以及对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分别对语料积累类习题、语理整合类习题以及语言行为类习题提出相应的使用策略,为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提供具体有效的参考和建议。第六部分以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课《沁园春·长沙》为例,从课前导学案、课堂教学设计以及课后任务设计三个方面阐释“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练习系统的使用,证实了论文所提出的策略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