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肺汤对肺纤维化大鼠TGF-β1、氧化/抗氧化平衡系统作用的研究

来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博莱霉素气管内注入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观察补肺汤治疗肺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改善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途经,以期在中医药领域对该病的治疗实现新的突破,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充分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  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补肺汤组、强的松组。正常组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其余3组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制作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造模后,各组分别予生理盐水、补肺汤流浸膏、强的松混悬液灌胃,1ml/100g,1次/天,周期4周,记录大鼠饮食、体重、呼吸、精神等一般情况。予造模后第7、14、28天分组分批处死大鼠。取右肺中叶行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MASSON氏三色染色、TGF免疫组化染色,并借助计算机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进行观察。取右肺剩余的肺叶制成肺组织匀浆,化学比色法测定匀浆液中氧化/抗氧化平衡系统包括SOD、GSH-PX、GSH。根据实验结果行两两比较,观察补肺汤治疗效果。  结果:  (1)与模型组相比,补肺汤组、强的松组的大鼠精神状况、食欲、体重均有明显提高,肺系数明显减低,并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从病理看,治疗组成纤维细胞的形成、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均较模型组轻。免疫组化测定肺组织切片中 TGF-β1含量模型组显著高于各治疗组(P<0.01),化学比色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SOD、GSH、GSH-PX模型组显著低予各治疗组(P均<0.01)。  (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各治疗组体重、精神、食欲均有明显下降, TGF-β1明显升高(P<0.05)、抗氧化系统各组分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3)补肺汤组与强的松组间,TGF-β1、GSH、SOD补肺汤组数值上高于强的松组,GSH-PX数值上接近,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结论:  1、从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及大鼠一般情况的变化说明此次试验通过气管注入BLM的方法获得的肺纤维化大鼠模型是成功的。  2、通过对试验大鼠TGF染色的观察及TGF-β1的定量分析,表明渗出的炎症细胞,肺泡内的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肺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TGF-β1表达最强,表明是分泌TGF-β1的最主要的细胞,其表达随时间推移呈递减趋势,而胶原纤维面积逐渐增加,在第28天时达高峰。  3、肺纤维化发病机理中氧化—抗氧化失衡在其病理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GSH-PX、GSH在细胞清除 ROS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在肺纤维化早期炎症阶段大量耗竭;SOD活力在纤维化阶段有所变化,推测在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并分泌大量胶原的过程中,SOD可能发挥一定抑制作用。  4、补肺汤可直接或间接地抑制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体内TGF-β1的过度表达,改善肺纤维化时肺脏的氧化应激状态,提高肺脏抗氧化能力,并显著减少 BLM引起的肺脏胶原沉积。
其他文献
现在的小学生大都是“独苗苗”,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围着这些“小太阳”转,于是让孩子们滋生了娇生惯养的习气,只会汲取而不会付出,导致很多学生形成了孤僻、自私、不合群等不良心理。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小伙伴和谐相处,不会谦让,缺乏爱心,不重视他人的感受,不尊重他人的权利。一旦触犯了自己的利益,往往会有过激的怨恨甚至攻击行为。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他们融入集体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之中。
期刊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更加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思维,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转变,希望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参考,旨在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发展需求,进行
目的:  观察慢性肾炎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方案对IgA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98例IgA肾病患者分成A组:单纯血尿,蛋白尿﹤0.5g/d伴或不伴血尿;B组:蛋白尿0.5~1g/d伴或不伴血
摘要: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配合一些教学实例的列举,分析了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从真正意义上活跃课堂,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应用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法,一直被广大教师熟练的运用。情景教学就是指教师通过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生动、直观的场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与学习态度,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摘要:以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为背景,从课题教学的视角对课改后小学数学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创造性使用教材、创设情境、学习方式转变、数学活动、学生主体与教师引导的关系、动手实践、激励性评价、多媒体手段的使用等方面。针对学习数学课题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分别进行了说因研究,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 问题 案例 思考  新课程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新气象,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