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想象力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sh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自亘古的混沌中走来,脚下所感知到的是广阔大地,心中所向往的是璀璨天空。古有嫦娥奔月、海底宫殿的想象,今之有火箭探月、潜艇深潜的实践。正是在对未知的大胆想象和勇敢实践之中,人类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进化的伟绩。由此可见,想象力无疑是人类天赋的能力,具有认知、情感等多方面的功能。但在当下的教育领域中,却面临着“想象力危机”,语文教学该怎样激活想象力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着眼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材中民间文学选文的文本特点,将想象力教学策略落实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探索意义。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展开,第一章想象力诗学理论,充分运用文献分析法,整合呈现一个多元有界(包涵艺术想象力、道德想象力、教育想象力),中心明确(富有想象力的认知工具)的想象力教学策略体系。第二章到第四章,从民间文学出发,提炼出以“事”、“真”、“融”为逻辑线索的想象力概念。第二章重点分析民间文学想象力的现实基础,具体呈现为缘事而发的再现想象和推测想象,并由此衍生以“事”为中心设计的想象力教学策略;第三章着重分析民间文学想象力的情感中枢,具体呈现为率真而抒的理想化想象,由此衍生以“真”为中心展开的想象力教学策略;第四章是在前文基础上的总结和提升,梳理想象力观照下民间文学多元的主体视角、多元的时空叙事和多元的修辞手法,交融指向一种教学的诗性智慧高度,并最终生成以“融”为主的想象力教学策略。各章节的教学策略实践分别以神话选文《夸父逐日》、传说选文《李寄》、故事选文《农夫与蛇(两则)》、叙事诗选文《木兰诗》、歌谣选文《敕勒歌》为对象,运用相应的想象力教学工具(英雄主义联想、极限经验、心理成像等),紧密联系文本解读和现实教学案例,以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创新意义。总结而言,本文意义上的初中语文民间文学想象力教学策略,是一种多元融合,多方融洽,多工具融用的完整体系。
其他文献
自由人是排球运动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对于自由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统计一些相关比赛数据、查阅文献等,探析了自由人的选材依据和选材标准。
本文以温氏集团江西养猪分公司某种猪场的长大二元母猪为研究对象,对母猪胎次、配种月份和繁殖性能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胎次、配种月份对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
“阿卡贝拉”(意大利:A cappella),中世纪在欧洲教会里兴起,用于天主教教堂唱诗班。12—16世纪,是其发展及繁荣时期;16世纪,为阿卡贝拉从繁荣逐步走向式微的分水岭;20世纪,现
为了评估采笋管理政策对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恢复的作用,2018年 9月对保护区内采笋管理区域和保护区外围保护带的未管理区域进行了野外调查,对比分析采笋管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