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隐逸”论——孙犁“荷花淀”意象系列的发生学解读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lychang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红色革命作家,孙犁写革命和战争的风格十分独特,由此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是孙犁写出了《荷花淀》,他的创作对我们的意义又是什么。因此,本文将聚焦于孙犁早期的文学创作,对以《荷花淀》为代表的孙犁小说和散文中“意象”系列进行发生学解读,来探索身处战火与“高音喇叭”包围中的孙犁,是如何开辟和坚持了一条充满月光与荷香的道路,开辟了革命文学另一种带审美的间接性和超越性的可能。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荷花淀”意象系列的美学构成,分别对“月光/水/女性”进行分析,来探索孙犁“写了什么”;第二部分为队孙犁早期作品美学风格的探索,通过对“低音淡色,含蓄自然”的论述,来探索风格背后的道德因素,来探索孙犁是“怎么写的”,第三部分为红色营垒中的文学隐逸,对孙犁人格与精神世界的探索,从“为文”进入“为人”,探索孙犁“为什么这样写”。
其他文献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陈染、林白、海男、虹影、徐小斌为创作主体的私人化写作群体,在彰显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新异的心理感知力“独语”于边缘之中与“宏大叙事”对抗的同时,又形成一
学位
学位